李北海因為是坦克炮手,所以也就順理成章的獲得了一個外號:龜丞相。

這個外號起的過於的粗俗,主要還是因為坦克形狀讓人產生了聯想。

作為第5軍的老兵,龜丞相的榮譽感那真是相當的膨脹,就不說別的,第5軍在1940年之前下轄的榮譽1師就是都由傷愈老兵組成的,叫榮譽師也是實至名歸。

說起南京保衛戰和裝甲兵團,龜丞相也是滔滔不絕,在第5軍成立之前,他是陸軍交輜學校畢業計程車官,這個學校就是陸軍裝甲兵團的基礎,裝甲兵團也是中德蜜月期的產物。

裝甲兵團總共3個戰車連,第1連裝備不列顛產水陸兩棲坦克,火力很弱,後來去了成都軍校當教練用車,第2連是不列顛威克斯6噸半坦克,第3連裝備德三的一號坦克。

龜丞相就是第3連的坦克手,他在南京淳化鎮方向和74軍一起戰鬥過。

對於龜丞相來說,南京就是他的血淚史,在南京保衛戰後半段,步兵撤退之後,他和一個戰友隱藏在坦克中,日軍以為坦克被毀就無人注意,等到來了一隊沒有平射炮和步兵炮的日軍步兵隊。

龜丞相抓住機會,吼了一聲:“特麼的,老子一人管你們十幾個!”

一號坦克裝備兩挺mG13機槍,效能可靠。

正當日軍全隊透過坦克後,一號坦克的炮塔轉向了行進的日軍,黑洞洞的槍口像是兩支毒眼,噴出了兩條致命的彈道,日軍隊伍被機槍潑出去的子彈打的支離破碎,士兵們嚎叫著四散奔逃。

日軍沒有反坦克武器,還真就上演了電影《狂怒》裡的橋段,只是主角變成了華夏士兵,配角成了鬼子。

日軍始終拿不下一號坦克,反而還被龜丞相壓制了,戰鬥從下午四點直到晚上,李北海趁著夜色和戰友撤退了。

然而遺憾的是,所有的一號坦克在南京保衛戰中全部被放棄了,日軍把坦克帶回了國內。

在第5軍成立的時候,原先的裝甲兵團轉隸該部隊,而李北海和他的戰友輾轉找到部隊,參加了崑崙關戰役。

“要是當初桂軍不丟南寧,根本不用打崑崙關,誒,有些仗就是給自己的失敗買單,有些人人根本不用死。”李北海說道。

蘇揚知道桂南會戰是怎麼回事,第5軍是戰略預備隊,都被派到崑崙關搶山頭了,足以說明當時的情況有多複雜。

第5軍進攻崑崙關,也是因為戰略大動脈的原因,因為突然登陸進攻桂省的日軍下一步怎麼打,沒有人知道,會不會切斷桂越、滇越路,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問題。

所以,必須調集精銳,把入侵之日軍從桂南地區趕出去,在國際局勢徹底惡化之前,保持桂越、滇越路的暢通,盡最大可能搶運從越南進口的物資。

而且,軍令部確實也無法準確判斷出,日軍的進攻,究竟是否會止步於桂南?這也是重慶那位特別擔心的問題。

如果日軍打順了手,佔領南寧後繼續北上突擊桂林和柳州,則可兵叩黔省威脅重慶,抗戰的西南大後方必然門戶洞開。

細思極恐。

當年蘇揚翻閱太姥爺日記的時候,這一段記錄著重寫了足足三個歎號。

蘇揚忍不住說:“上次因為運輸線打了一仗,這次也是因為運輸線,不過這次輸得是真徹底,第5軍都不知道該怎麼回國了。”

龜丞相顯得有些傷心:“上面扯皮扯得肉都沒了,第5軍可是多少年的心血……”

天南海北的雜兵混到一起,精銳的不精銳都在,一說起來打的呆仗所有人都憑著自己的本事在吐槽。

雜牌軍的潰兵們沒想到,原來王牌軍的這些人,打起仗來也是覺得上峰腦袋不靈活。

“華夏不缺好兵,我們也不是缺的裝備,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