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印光法師下冊。(第2/10頁)
章節報錯
勉勵告誡呢?因為一向討論這部經的人,大多認為這是小機的見解,以及偏重誡誨比丘,於是導致普照九法界的心光,竟然被人侷限地認為是對出家人、小乘人的訓導教誨,能不痛心嗎?
陳沅 (yuán ) 蓀居士,宿根深厚,學問淵博。初以未見佛經,亦復追隨韓歐程朱之跡。近數年來,翻閱佛經,始知佛為聖中之聖,天中之天,所有言教,與儒教無不符合。用之於治世,則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道,方能究竟圓滿。
陳沅蓀居士,宿根深厚,學問淵博。開始因為沒見過佛經,也追隨韓愈、歐陽修、二程、朱熹等人的足跡。近幾年來,翻閱佛經,才知道佛是聖中之聖,天中之天,所有的言教,與儒教沒有不符合的。用來治理世道,那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道,方能究竟圓滿。
以儒教只言現生,佛教圓談三世,倘真知三世因果,雖日撻 (tà ) 而求其不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不可得也。
因為儒教只說到現生,佛教則圓滿談到三世,倘若真的知道三世因果,雖然每天鞭打,要求他不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也不可能。
世之口是而心非,陽為善而陰作惡者,皆由不知心通法界,與三世因果之故耳。使知之,縱極下劣,亦不肯於明鏡之前,現諸醜相,以自貽伊戚也。
世間那些口是心非,表面作善事,而暗地裡作惡的人,都是由於不知道這一念心通法界,與三世因果的緣故。假使他知道了,縱然是極為下劣的人,也不肯在明鏡之前,現出諸多的醜態,來自招禍患啊!
惜世多不知,故致為己之安富尊榮,直使殺人盈城盈野,而毫不憫恤。噫嘻痛哉。末世人心,殘忍已極,使無如來三世因果之說,則人之得正命而死者,蓋亦鮮矣。
可惜世人大多不知道,所以致使為了自己的平安富貴榮華,致 使殺人滿城遍野,而絲毫不加以憐憫體恤。唉呀!實在痛心啊!末法之世的人心,殘忍到了極點,假使沒有如來三世因果的說教,那麼一個人能得正命,而能享盡天年而死的,大概會很少了!
若欲出世,亦不須另起爐灶,但依佛之言教,對治煩惱習氣,俾其淨盡無餘即已。雖身在俗境,不妨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以進趣佛果。
如果想要出世,也不須另外再起爐灶,只要依著佛陀的言教,對治煩惱習氣,使煩惱習氣淨盡無餘就可以了。雖然身在 俗境,也不妨礙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以進趣佛果。
如西天之維摩居士,及此土之傅大士,李長者,龐居士等。即力有不及,又有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法,以為恃怙,豈必盡人舍俗出家,方為佛弟子乎。
像西天的維摩詰居士,以及此土的傅大士、李長者、龐居士等人。即使能力有所不及,又有仗佛慈力,往生西方的一個法門,作為恃憑依怙,哪裡必定要一切人都來舍俗出家,方才為佛弟子呢?
彼謂佛為棄倫理,背聖教者,皆因未讀佛經,不知佛之所以為佛,而妄以己之凡夫臆見武斷耳。由是言之,欲究竟挽回世道人心,非提倡昌明佛法不可。
那些認為佛教是拋棄倫理,違背聖教的人,都是因為沒有讀過佛經,不知道什麼是佛,而錯妄以自己的凡夫的主觀臆見加以武斷罷了。因此說來,想要究竟挽回世道人心,非得提倡昌明佛法不可。
而感佛之恩,至深且切,又欲一切同人,同知佛恩。取佛遺教經,以普通註釋之法解之,以期政學商農各界人士,同得沐佛慈恩。不致所具佛性,常相迷失,而永劫沉淪生死苦海,莫之能出也。
而感念佛陀的恩德,深切到極點,又想要一切同人,同知佛恩。取來《佛遺教經》,以普通註釋的方法來加以註解,以期望政、學、商、農各界人士,共同得以沐佛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