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印光法師下冊。(第3/10頁)
章節報錯
恩。不致於本所具有的佛性,恆常迷失,而永劫沉淪生死苦海,不能出離啊。
將欲刊行,祈光作序。光以佛之深恩厚德,人多未知,以故略為敘述。至於經中所說,一番大慈悲為眾生心,閱者當自知之,故不詳述。
將要刊印發行,請我寫序。我因為佛陀的深恩厚德,人們大多不知,所以大略加以敘述。至於經中所 說的,佛陀一番為眾生的大慈悲心,閱讀的人應當自會知道,所以不詳細敘述。
嗚乎,佛之為眾生,雖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恆河沙數之一。吾固昔受韓歐之毒,而作一闡提者,幸未生陷,而入佛法。
嗚乎!佛陀為眾生,雖然是天地父母,也不能比喻其中恆河沙數之一分。我在過去受到韓愈、歐陽修闢佛的毒害,而作過斷善根的一闡提,幸運的是沒有生身陷入阿鼻地獄,而能進入到佛法。
唯恐與我相同之人,未必如我幸遇佛法,故作此剖心瀝血之語,以期各各上不孤於佛恩,下不負於己靈也已。
唯恐與我相同的人,未必像我這麼幸遇地到佛法,所以寫下這剖心瀝血的話語,以期望各自向上不辜負佛恩,向下不虧負自己的性靈啊!心經淺解序
詳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無差別之心,虛靈洞徹,澄湛常恆,即寂即照,非有非空,絕凡聖之名稱,無生滅之幻象。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沒有差別的心,虛靈洞徹,澄湛常恆,即寂即照,非有非空,斷絕一切凡聖的名稱,沒有任何生滅的幻象。
離心緣相,故情識莫能測度,超文字關,故語言未可形容。然如來智慧廣大,於法自在,善以語言,顯示離言之道,而且廣略適宜,各臻圓妙。是以大般若廣約佛法眾生法,以明心法,有六百卷之多。
離開心識所緣之相,所以凡夫情識不能測度,超越文字,所以語言不能形容。然而如來智慧廣大,於法自在,能善用語言,來顯示離言之道,而且廣說略說,適合恰當,各自圓滿微妙。所以《大般若經》廣泛以佛法、眾生法,來顯明心法,有六百卷之多。
此經略約心法,以明佛法眾生法。文僅二百六十字,而十法界因果事理,無不畢具。以約攝博,了無遺義。若約而言之,則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二句,復為全經樞鈕。
此《心經》是簡略針對心法,來顯明佛法、眾生法。經文只有二百六十個字,而十法界的因果事理,沒有不完全具備的。以簡約收攝廣博,沒有一點漏遺之義。如果簡略來說,那麼“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二句,又是全經的樞紐中心。
再約而言之,只一照字,便可法法圓彰,法法圓泯,彰泯俱寂,一真徹露,觀自在菩薩先得我心,我等可不隨學乎。
如果還要再簡略來說,只一個“ 照” 字,就可以法法圓滿彰顯,法法圓滿泯亡,彰顯與泯亡全都寂滅,一真徹底顯露,觀自在菩薩先得此真心,我們難道不跟隨學習嗎?
誠可謂如來之心印,大藏之綱宗,九法界之指南,大般若之關鍵,義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
實在可以說是如來的心印,大藏經的綱要宗旨,九法界的指南,《大般若經》的關鍵,經義不可思議,功德也不可思議。
故古今受持讀誦者,遍於宇中,著述宏揚者,多難勝數也。然理雖甚深,詞須逗機,否則契理而不契機矣。
所以古今受持讀誦的人,周遍天下,著述宏揚的人,多的數不完。然而義理雖然很深,詞句必須契合時機,否則就契理而不契機了。
季和駱居士,知見圓融,文字活潑,欲令初機易知,故為白話淺解,說理極其透徹,措詞唯取通方。
季和駱居士,知見圓融,文字活潑,想使初學人容易了知,所以作了白話淺解,說理很是透徹,用詞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