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傳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時間快的就像是指頭間的流沙,不經意間就溜走了。
社會形勢在不斷地變化,速度有時候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師父祝大珩回京都了,是京都中醫藥科學院的車接走的。最近這段時間來,聽上面的傳言,黃國勝也要快回省城了。
這些都是一些令人振奮的訊息,秋天的天空好像比原來更高,雲彩好像也比原來更藍了。
天氣漸漸變涼了,生產隊和社員自留地的白菜也該到了收穫的季節。每年這個時候,收購站就會組織收購冬儲大白菜,那是城鄉居民過冬的主要蔬菜。
集體的菜地裡的白菜是有上交任務的,大白菜的成熟以摁著硬,摁著結實為準,經霜的白菜口味甘甜,口感更好。集中砍了以後,用地排車拉了送到收購站過秤,五分錢一斤的統購價格,餘下的分給社員儲存越冬。
除了冬儲大白菜,社員們還會種植一些蘿蔔,辣疙瘩,辣菜之類的。蘿蔔去掉蘿蔔纓,在院子裡挖個大坑埋起來,再在坑的四個角插上玉米秸稈作為記號,免得以後再挖的時候找不到準確的位置,窖藏蘿蔔主要是以備過年的時候做餃子餡用;
辣疙瘩要用齊腰深的大咸菜缸來醃製,鹹菜缸要清洗乾淨晾乾,醃鹹菜之前都要到供銷社多買一些大顆粒的生鹽,一層疙瘩一層鹽,碼放好以後用塑膠布封起來,放在院子裡。這是社員們一年的鹹菜儲備,在沒有青菜的季節裡,是唯一的下飯菜;
辣菜是一種葉子菜,也有地方叫做雪裡蕻的,做法和疙瘩一樣,只不過醃製的時候,要用鹽揉搓後碼放醃製。一般的家庭只做一小缸,因為醃製出不來多少數量,吃起來還是比較浪費的,只能作為奢侈品食用。
林中陽的自留地裡在東坡的高原上,也種了些白菜和疙瘩菜。高原的這塊地說起來很有來頭,這片土地比周邊的土地都要高出來兩三米,沙質土壤,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地下下挖六七米深就是甘冽的水源,種瓜果蔬菜口感特別甘甜。
這片地老人們都叫它牤牛蛋,是林家的林地,叫林家林,也叫東林。東林的前面是牛家林,後面是卞家林,前面有牛勁有動力源,後面有鞭策,有後勁,老人們都說林家的林地是塊風水寶地,能出大富大貴之人。
以前,老林家的主墳裡有一塊高大的石碑,據說是唐代立下的石碑,石碑穿靴戴帽,雕刻精美。
由於東林本來地勢就高,石碑又非常高大,從官道上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有一種萬方來朝的氣勢。
那時候的東林不是莊稼地,也不是社員們自留地,而是一片樹林,林家的祖先在這裡種下了林樹,作為族產,用於修繕官宅祠堂,支付看林人的薪水之類。
每天的天不亮,總有一位白衣人到早市上去買豬肉。
每次買肉,白衣人也不說話,只豎起一個手指,在上劃線,每次一刀,不多不少六斤六兩。
白衣人買了肉也不再去別的攤點,也不買別的東西。買完肉就很快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裡來,也沒人知道他買完肉去了哪裡。
賣肉的人說給其他周圍的人聽,臨近的肉攤的屠戶覺得他在說胡話,因為其他的人根本就看不到白衣人在買肉。
賣肉人很不服氣,一定要證實給人看,說明他不是說胡話,也不是發癔症。明明肉少了六斤六兩,買肉的錢也正好能對的上賬。他就想證實給給人看。
這一天早晨,白衣人又來買肉,白衣人白衣飄灑,神態悠閒,鶴步龍行。
還是原來的慣例,白衣人用手指在肉上畫了一道線。賣肉的人這次使了個壞心思,他故意把刀一歪,肉割下來後上稱一稱不夠數。
便給白衣人說:“肉給割少了,要不,再給你割一塊吧?”
白衣人依然不說話,只是輕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