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老天的福。

淅瀝瀝的春雨,在昨兒個終於停止了洗滌這方天地。

土灶附近溼漉漉的草皮,在灶膛火焰的烘烤下,早就乾的透透的了,已經沒有絲毫的水跡。

吃飽喝足後。

師徒二人嘴裡各自叼著一根狗尾巴草。

他倆分一左一右。

愜意地躺在土灶旁邊的草地上,欣賞著日落前的漫天紅霞。

天邊有片火燒雲,明兒個必定是個大晴天。

楊朝升的心情大好。

他來了個“鯉魚打挺”,翻身站立。

“小蝨子,我去打水。

你往灶膛子裡添把柴火,等會兒用來燒水。

完事,咱倆洗洗睡。”

“中。”

孩子正是個愛模仿的年紀。

小蝨子也學著小板兒爺打起了豫州腔。

楊朝升搖了搖頭,內心生出了一些無奈感。

要不怎麼老有人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呢!

現而今講“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小蝨子痛失父母親人。

他這個做師父的,就有責任肩負起教他如何為人處事的道理。

看來以後,要多注意自個兒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出個表率作用。

可不能讓這麼個聰明可愛的孩子給長歪了。

楊朝升到帳篷裡面,拎出兩隻洋鐵皮水桶來。

這種半圓形,屎黃色,是大卡車上專用的水桶。

不用說,肯定也是小板兒爺從小鬼子那裡順來的。

走了不到五分鐘。

楊朝升就來到一個附近天然形成的大水坑旁。

拿眼瞅了瞅。

還別說,水坑裡面的積水挺清澈的。

楊朝升撇開水面上漂浮的枯枝敗葉,打了滿滿兩大桶水,就往回走。

喝開水,在後世已經成為了華夏人的習慣。

其實華夏人養成這個習慣的時間並不長。

至少現而今,華夏的老百姓還普遍沒有養成這個習慣。

勞苦大眾們沒那麼多窮講究。

渴了。

就在附近隨便尋個水潭或者水坑。

他們大多不管什麼乾不乾淨,衛不衛生,雙手捧著水就喝。

養成喝開水的習慣,那還是因為一場舉世矚目的戰爭。

在韓戰中,以鷹醬為首的聯盟幾乎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數次叫囂著要用核蛋來對付新生的華夏國。

為了防止這群沒什麼下限的玩意對咱華夏老百姓投毒。

華夏國的領導者號召大夥兒養成吃熟食,喝開水的好習慣。

有道是“病從口入”。

身處戰亂中,得病就意味著距離死亡只在一線之間。

楊朝升對這個事兒很是注意。

水燒開後,他先把四五個順來的軍用水壺給灌滿。

在自個兒和小蝨子洗漱完畢後。

楊朝升往晚餐剩下的半鍋昆布湯里加了點小米。

又在鍋中的鍋架上放了幾個窩窩頭。

他挑了挑土灶中的柴火灰,把灶膛中的火給壓著了。

這樣做,能讓灶膛裡的餘燼延續很長時間。

也正好用來熬煮昆布小米粥。

小蝨子在一旁認真地學習著師父的操作。

見楊朝升停下了手,連忙問道:“師父,好了嗎?”

“好了,咱們睡覺去。”

楊朝升牽起徒兒的手,走進了帳篷。

帳篷的中央,懸掛著一盞洋油馬燈,把整個帳篷裡照的亮堂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