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結的程度!

“欸,納丁戈迪默同學,剛剛廖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作業,你聽到了嗎?就是複習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課《沁園春?長沙》,廖老師要求我們仔細體會詞中的精髓,並把新體會寫成文章。”

李天仁稍微停頓一下,觀察同桌眼神和表情中的反應。都沒反應,接著他繼續說道:

“這首詩我是這樣理解的,作者被通緝,孤身一人去往南方組織農民講習所。他面臨著事業的困境,生命的危機,對吧?當時社會一片黑暗,作者產生了‘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疑問,甚至應該說是極度的苦惱,對吧?畢竟從15歲左右開始,他便離開家鄉,為救國救民不斷刻苦努力,為拯救民族披荊斬棘,十多年的付出,前途依然渺茫,讓作者內心不禁產生傷感,對吧?”

李天仁不斷用“對吧”的提問,來吸引同桌的注意力,吸引不了,起碼能透過刺激同桌耳朵的聽覺神經,間接地刺激同桌的腦神經迴路。

反正就是要儘量把同桌從內在的傷心世界裡拉出一點就是一點。這是太爺爺教自己的,針灸,最關鍵就是治療患者的心。畢竟,除非是肉體上的傷病,其他所有疾病都是起於心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所以,李天仁想,自己現在做的就是要給同桌治心!

隨著在不斷提問的刺激下,他發現,納丁戈迪默同學的眼神有了細微的反應。淚水依然在同桌黝黑的臉上流淌,但是速度已經有所減慢!

好現象!

“要不,我把我剛剛的作業讀給你聽,好嗎?我聽廖老師說,你所有科目的成績都是滿分,我想,你學得比我好多了。你能不能聽一聽我寫的作業,幫我修改修改?——嗯,我開始了啊。”

同桌沒有表情,眼神中並沒有任何異樣或者排斥拒絕的情態。於是,李天仁開始讀起自己剛寫的故事。

但他想想試探一下:

“1925年深秋,因為從事革命運動而被通緝,他離開了故鄉。——”

讀到第一段,李天仁看向同桌。同桌還是流淚,但沒異常。

於是,李天仁又重複一遍,邊讀邊看同桌:

“1925年深秋,因為從事革命運動而被通緝,他離開了故鄉。——”

當確定同桌沒有排斥,便不緊不慢地讀下去。

“……這一天,他回到了見證他成長的常沙,回到了母校……他回想起跟自己一起的——意氣風發的書生,熱情奔放的同學,幹勁十足的少年!令他回想起跟自己一起革命的戰友……我們多次一起到橘子洲遊玩,無論炎夏還是寒冬,每次都會從橘子洲頭下到江裡游泳……”

李天仁一邊讀一邊看向同桌。當他讀到中間部分,他發現,同桌流淚的速度明顯減慢,幾近不流了!

厲害!

一定是偉人的偉大情懷,偉人的凌雲壯志,偉人的精神力量把同桌給感動了!

李天仁興奮起來,希望自己沒有過度解讀作品的力量。他的聲音雖然還是很小,但卻飽含感情!他自己也被感動,完全投入到作品的情景裡。還沒讀完,同桌已經不流淚了,只是目無表情、一動不動的。

他趕緊拿出兩張紙巾,想遞給同桌,沒有反應,但當他把紙巾塞在同桌左手掌心的時候,同桌的左手竟然沒有退縮!

真好!

看來,自己讀故事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殊不知,納丁戈迪默同學倏地站了起來。

:()用針灸拯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