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關照,也不要緊。這條路,我熟的。”
“那好吧。祝吳先生晚安!車子準備好了,我通知您。”
第二天
第一個故事:雨季之旅
東南亞國家不是一年分四季,而是半年雨季,三個月熱季,三個月涼季。雨季中,許多地區的土公路都無法通汽車,只能依靠一種特殊的、隨時能裝能卸的馬車,作為長途旅行的交通工具。坐在這種馬車上,行速緩慢,為解旅途寂寞,儘管互相之間並不認識,也彼此搭茬兒,講起故事來。
這一夜,吳永剛再沒有接到騷擾性電話。只是雨季的陣雨,一陣陣地敲打著玻璃窗,幾乎整夜沒停過,挺煩人的。原以為這雨到天明也停不了,坐馬車的計劃將無法實現,沒想到就在天亮之前,這雨忽然停了。天亮之後,多洛親自打來電話:馬車八點準時出發,請起床梳洗進早餐。
推開窗戶,晨風撲面,頗有涼意。烏雲已經散去,天空清澈而明亮,空氣清新,窗外鳥雀啾鳴,樓下車馬嘈雜,火車站附近的街道,比城鎮裡面要甦醒得早一些。
早點是一個女侍端進來的。吳永剛仔細端詳她的臉,黑黑的,亮亮的,圓圓的,甜甜的,粗眉,大眼,豐乳,細腰,有三分姿色,兩分嫵媚,明顯是旅館從鄉下僱來的粗使女僕,而不是出賣色相皮肉的那個姑娘。
早點之後,脫下睡衣,換上為進山而特備的一身白色“絆尾縵”──這是當地男子最普通的服裝:用三米白布,中段纏在腰間,兩端在腹前打一結後,捲成兩條“牛尾”,再從胯下繞到後腰,把“尾巴尖兒”掖進腰帶內。上身穿一件對襟的小褂。照照鏡子,完全像一個泰族人,不禁自己也笑了起來,自言自語地說:“十六年啦,我又變成了泰人了!”剛換好衣服,多洛帶著一個穿制服的侍者進來,通知說馬車已經在大門口等著,請下樓上車。又說一切費用,貢叻都已經預付了。吳永剛也不客氣,只說了聲:“一切費用,等我回曼谷再和貢叻先生總算吧。不過咱們這一行的規矩,小費可是不能拖欠的喲!這500 銖,請你分給男女侍者們。這個小提箱,也請你暫時保管。等我回來,再還給我。”說著,就把一張鈔票和一個小提箱交給多洛,裡面是一套換下來的西服和一些暫時用不著的零碎東西。侍者幫他提起一個裝著食物和用品的大帆布袋,三人一起下了樓。
“銖”是泰國的貨幣單位。也和中國一樣,泰幣早先是銀質的,比銀元略薄略小,每個閤中國規銀四錢。還有銀、鎳、銅三種輔幣:銀輔幣有一錢、兩錢兩種,每四錢合一銖。所以一錢相當於兩角五,二錢相當與五角。“錢”是舊稱,流行於華裔中,現在一般通稱“沙令”。鎳輔幣有五士丹、十士丹兩種。一百個士丹合一銖,所以五士丹相當於五分,十士丹相當於一角。銅輔幣每個一士丹,相當於一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主義曾經在1941年入侵泰國,掠奪資源,造成物資緊缺,物價飛漲,給泰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二戰結束以後,物價上漲,泰國的銀幣已經不通用,一律改用紙幣,面值分10銖、20銖、100 銖500 銖四種,近似於我國的2 元、4 元、20元、100 元而略低。因為按照八十年代的匯兌比價,人民幣一元相當於6 銖多,美金一元相當於40銖。而1 銖5 銖則變成了輔幣。沙令和士丹名稱雖然還存在,由於面值太低,就像中國的“厘”和“毫”一樣,除了“算細賬”的時候也許還偶爾一用之外,已經失去實用價值了。
樓下的廳堂正中有一個佛龕,供著土地神。這是泰國的傳統風俗。哪怕只有三五家人家的小村寨,村村都有一座土地廟,供著土地爺,保佑全村村民的平安,而每戶人家的廳堂裡,也有一個佛爺龕,供著土地爺,保佑一家老小的平安。家居的人希望平安,出門在外的人更其需要平安,因此泰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