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活力。”
《紐約時報》的另一影評人伊萬諾夫稱讚《灌籃高手》是從頭到尾燃燒著靈魂的故事,而他認為李小樂之前的電影中,缺乏對人物個性挖掘,而這部動畫電影中,就算是一個小角色都人印象深刻,無論是宮城良田,三井壽這些球員,還是安西教練,水戶洋平,相田彥一這些比賽之外的角色,每個角色的對話都鮮明有趣,且個性十足,帶來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影片透露著一股昂揚向上的感覺,謝天謝地,在現在美國人都不再樂觀的時候,亞洲還有這樣的正面力量。”。
對於影評人們來說,他們從各個方面對《灌籃高手》進行綜合的評述,無論是故事角色,劇本對白,還是畫面鏡頭,配樂音效,攝影與色彩運用……每個方面看起來《灌籃高手》都是值得人驚歎萬分的,幾乎所有人都給予了他全方位的讚賞,當然,除了那些在影院裡大喊大叫的觀眾讓有些人覺得受不了之外……
而在日本媒體上則是另外一種評論的角度了,那就是所有人都在謾罵與指責日本本土電影人……
最大原因就是在很多美國影評人的文章上,他們都看到了“中國動畫電影驚豔好萊塢”“李小樂再次帶來了中國力量”這種標題,這讓他們委屈極了,要知道在亞洲,人人都知道《灌籃高手》是日本的國民漫畫,怎麼美國人會誤認為是中國作品呢?難道李小樂的影響力就這麼大嗎?
在《朝日新聞》上,用了頭版來刊登了一則標題:“《灌籃高手》令日本電影蒙羞~!!”文章裡用嚴厲的詞語描述了《灌籃高手》給日本電影人如何上了一課:
“自《千與千尋》以來,日本再沒有哪一部電影能在本國國內引發全民性的效應了,而在黑澤明之後,我們長久以來都是靠著宮崎駿這位動畫大師支撐著日本電影在國際上的地位,可即便如此,我們的動畫電影也從來沒有真正的打入好萊塢市場。
每個日本電影人都在抱怨說,我們與西方文化之間有本質隔閡,日本的電影就應該顧及本國市場就好了,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們確實一直在專注於本國市場,可現在呢?中國導演拿著我們的漫畫題材在好萊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難道他就沒有文化隔閡嗎?
而且,以往好萊塢取材的日本題材的影片多多稍稍都會因為‘不夠日本,誤讀日本’而糟糕詬病,比如之前翻拍的《七龍珠》,可現在人們發現,終於有他國的導演真正“讀懂”了日本,除了攝影手法之外,影片的校園文化,熱血青春式的體驗都是日本式的,而不是僅僅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日本元素撐場面了,可再看看最近日本影視,卻不斷地朝著好萊塢式的方向學習,完全丟掉了自己的核心文化。
李小樂這位中國導演,足以讓所有日本電影人蒙羞!!影迷不禁看完會問我們:‘電影裡的這些東西都是日本的,可為什麼日本拍不出來呢?’想想看在之前右翼份子呼籲抵制中國的‘趁火打劫’《灌籃高手》,我想任何理智的人都因應該知道,與其抵制,不如承認與中國電影的差距。
想想看吧,《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海賊王》,《火影忍者》這些深受讀者喜愛的漫畫,也幾乎是以每幾年一部的劇場版在影院上映著,可作品這麼多,有哪一部真的讓我們留下了什麼深刻的印象嗎?
我們那些電影公司每天只想著壓榨這些作品的剩餘價值,總想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利潤,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固步自封,毫無作為,他們不明白與電視動畫不同,電影的大銀幕需要的更高的技術,更具有戲劇性的故事,更精良的製作,電影人絕對不該僅僅該趴在原著漫畫上吸血,而是應該像是好萊塢那樣,從原著中提取精華,製作成真正好的電影!讓這部電影像是《灌籃高手》一樣去征服那些非原著的粉絲。
在全球一體化的市場下,美國的鋼鐵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