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煙火彈的三連響,埋伏在兩側山包上的弓箭手猛然掀開偽裝,拉弓激射,稍遠一點的,是“嘭嘭嘭”神臂弓特有的弓弦聲響,一時間,箭如飛蝗一般,覆蓋了整個多鐸木後軍最前面的人馬。

多鐸木在煙火彈炸響的同時,已經翻身下馬,躲在馬後,避讓過了第一波的箭雨,但許多金兵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猝不及防之下,被射倒一大片,箭雨一波又一波,不間斷的打擊之下,機敏的金兵已經尋到掩體,反應稍慢的金兵,已經被射成刺蝟,渾身纏繞著的財物反倒成了累贅,嚴重影響了動作的敏捷性,因此送了性命。

後面轟隆隆的馬蹄聲已經響起,多鐸木自小長在馬背上,一聽之下,這是不少於三千人的馬隊,在急速衝刺引起的大地顫動。眼睛四下裡迅速判斷形勢,看見蕭慶的後軍契丹千人隊已經嗷嗷叫地反身殺了回去,心裡那點對蕭慶的不屑已經煙消雲散,能在如此突然的打擊下,迅速組織起反擊,就不是一般隊伍,至少不會比自己的本部人馬差到哪去。

驟然間,箭雨已經轉向,多鐸木抬頭看去,心裡暗暗叫苦,原來,宋軍的所有行動,都是在掩護解救人質這個戰術核心。

宋軍裡,有五六百人的隊伍,專門負責救人,也顧不上什麼男女有別了,不論男女,背起來就跑,在山地之間,疾跑如飛,居然毫不停滯,一百多弓箭手在山腳壓後掩護,兩翼的神臂弓箭手,則遠端遮斷性射擊,分工明確,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很有層次。

這是宋軍精銳,不是山匪義勇。多鐸木迅速判斷出敵情,已經翻身上馬,急速傳令千戶兀立不花、阿齊茲率領各自部下,衝擊左右兩翼山包,另一個漢軍千戶馮不破,率領本部人馬回身接應蕭慶,自己率領中軍,壓住陣腳,護住主路,接應四方。

多鐸木是完顏宗翰的老部下,最是機敏狡詐,曾和完顏兀朮一起,以區區五千之眾,擋住東道兵馬都總管胡直孺十幾萬大軍,導致胡直孺兵敗被俘,在金兵大營傳為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多鐸木也更加受到二帥的器重,所以宗翰放心地把自己的後隊交給了多鐸木,足以看出完顏宗翰對他的信任。

多鐸木的應對起了效果,小山包不是很高,坡度較緩,騎馬發力一個衝刺就可以上去,雖然損失了一定人馬,但多鐸木看到兀立不花和阿齊茲還是吼叫著率領金兵衝了上去,宋軍弓箭手一鬨而散,順著山坡急速逃竄,速度著實不慢,轉眼之間,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但後面的對決,卻是殺得天昏地暗,衝過來的宋軍足有三千人,黑衣黑甲,快馬如風,直接就切入金兵的隊伍,立刻兵分兩路,一路堵住兀立不花和阿齊茲的騎兵,一路堵住蕭慶、馮不破的後軍,全力掩護搶救人質。

剛一交手,多鐸木就感覺不妙,這股宋軍和他以往碰上的宋軍全然不同,以往的宋軍,只要金兵的騎兵一衝,立刻就會潰散,成為大金精騎練刀的人靶子。可今天對陣上來,不論是山上的弓箭手,還是直衝過來的騎兵,雖然人數少,但不論是結陣而戰的戰場戰術,還是死戰不退的戰鬥意志,都是第一次遇到。更可怕的是,那種同歸於盡的氣勢,是金兵沒有的,許多宋軍重傷之下,居然死抱著金兵不放,一雙手、一嘴牙,也是他們的武器,往往一個宋軍,在身邊,會倒下比他多的金兵。

但金兵還是佔了人數上的優勢,宋軍的圈子越來越小,但人質幾乎已經被全部救走,只剩下十幾個人,被飛快衝下來的又一股宋軍接應上山,就要消失在山包後,另外一股大約三百多人的宋軍步卒,居然人手一柄大斧,直衝金兵兩翼,三人一組,衝著金兵的馬足連削帶砸,頓時被殺出一個缺口,衝了出去,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他們接到的命令,就是幫助宋軍騎馬開啟缺口,這是一支精兵敢死隊。

沒有誰能擋住這股力量的衝擊,宋軍騎兵呼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