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月就秋收了,葉老爺子這幾天帶著家裡的長工給家裡的田地施肥。 這是今年的最後一次施肥了。 葉青青和葉西林跑到門口,剛好碰到從田裡回來的葉老爺子。 今天的晚飯吃得晚,大家早就餓了。 葉西林和葉東林低著頭,使勁往嘴裡扒飯,活像幾天沒吃飯一樣。 葉青青嘰嘰喳喳地和葉父說著,小黃生下的兩隻小寶寶。 其實葉父洗菜的時候,透過圍牆早就聽到了小黃的整個生產情況了。 不過葉父還是認真地,又聽葉青青說了一遍,小黃是怎麼艱難地生下兩隻小傢伙,兩隻小傢伙又是多麼的可愛。 唐肖景見葉青青只顧著說,飯都沒吃幾口,往葉青青碗裡夾了一筷子青菜,催促著葉青青趕緊吃飯。。 葉母見葉東林一副餓壞了的樣子,忍不住問葉父:“今天去靠山村收東西,還順利嗎?” 葉父也早就餓壞了,葉青青剛停下來,才吃了兩口飯又輪到葉母了。 葉父趕緊把口中的飯嚥下去,“挺順利的,收了20把油紙傘和10張涼蓆,另外還有一些村民們自己做著小玩意。” 接著葉父又笑著說道:“今天運氣不錯,除了兔皮,還收了兩張完整的狼皮和兩張野山羊的毛皮。” 默不出聲的葉老爺子看向葉父,“今年家裡養的兔子多,積攢的皮大衣也多,你這邊提前找好收皮子的客商了嗎?” 皮衣的價格高,葉父早就聯絡過收皮衣的客商了。 “有跟幾位北方的客商聯絡過,晚點把今天收回來的皮子做成皮大衣了,我再一起拿到碼頭上賣掉。” 等大家都問完一輪,葉父才狼吞虎嚥地開始大口吃飯。 除了臘肉燜飯,葉老太太還熬了一大鍋紅薯粥,這是家裡的幾隻大狼狗的晚飯。 想到小黃剛生下了小奶狗,葉老太太特意去後院殺了兩條鯽魚,放到紅薯粥裡面一起煮。 當然粥裡鯽魚都是留給小黃的,不過紅薯粥裡也有肉味,其他幾隻小傢伙一點也不挑,吃地津津有味。 吃過晚飯,唐肖景端了一大盆的紅薯粥回家,粥裡還有兩條巴掌大的鯽魚,這是給小黃補身體和催奶的。 剛生完寶寶,小黃明顯餓壞了,吃起東西來比以往都要著急一些,而且飯量也變大了。 剛出生的小奶狗小小的一隻,眼睛還沒睜開,算不上多好看,不過也不難看。 兩隻小傢伙原本是相互靠在一起睡覺的,小黃剛走開,兩隻小傢伙沒多久就醒了。 沒有找到小黃,兩隻小傢伙哼哼唧唧地叫喚著,聲音越來越悽慘。 小黃聽到小傢伙的叫聲,吃得更快了,吃完著急地回去找兩隻小傢伙。 剛躺下來,一黃一黑的兩隻小傢伙就向小黃爬了過來,循著味道爬到了小黃的肚子上,大口大口地吃著它們的晚飯。 原來小傢伙們是餓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葉父和葉東林帶著兩大車的東西,又去了雜貨鋪。 父子倆把東西一一卸下來,一點一點地往雜貨鋪裡面搬。 雜貨鋪所在的巷子叫做舉人巷,聽說是因為舊宅的原主人的兒子考上了舉人,大家就把這條巷子叫做舉人巷了。 至於原來叫什麼,已經沒有幾個人記得了。 因為這條巷子出過舉人,因此許多讀書人特意在這條巷子租了房子居住。 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條巷子也就出過那一位舉人,後來別說舉人了,就連秀才也沒有出過。 不過就算如此,對比附近的幾條巷子,舉人巷讀書人的氣息要更加濃郁一些。 巷子裡如今住了好幾位在書院讀書的學子,聽說學得不錯,明年要就要下場去考秀才了。 就因為巷子裡住了幾位要科考的學子,葉父才特意進了讀書的用品。 葉父正在整理前天買回來的讀書用品,看著手中的宣紙,葉父突然想到一個事情。 “東林,你說我們要不要像寫選單那樣,把雜貨鋪的東西都一一寫出來,然後貼到門口?” 葉東林拍著大腿興奮地說道:“這個主意不錯,這樣路過的人就知道我們這裡有什麼賣了。” 葉父又提議道:“這條街讀書人多,最好是將那些讀書用品寫大一些,貼在最顯眼的地方。” “我回家就把清單還有價格都一一列出來,這樣就一目瞭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