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靠山村回來,葉父和葉東林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雜貨鋪。 兩家鋪子雖然還沒有開張,但是牌匾已經掛了上去,附近的人也都知道葉家的這兩家鋪子,很快就要開張了。 附近的幾條巷子都沒有雜貨鋪和滷肉鋪,大家對於葉家的這兩家鋪子還是挺期待的。 葉東林掏出鑰匙,開啟了雜貨鋪的大門。 在面向街道的那一面的牆上有兩扇大窗,因此整間鋪子非常明亮。 一進門,葉東林就興奮地和父說著自己的規劃。 “爹,櫃檯正對著這兩排貨架,我打算用來放讀書用品和貴重一些的精緻小玩意。” 葉父沒有說話,只是笑眯眯地示意葉東林繼續說。 “第一排貨架,都用來都用來放讀書用品。上面第1層就用來放各種舊書的書。” 剛好從李二柱那裡進了幾個陶瓷的小書架,剛好拿兩個出來放書。 “第2層就用來放筆墨紙硯,這些東西不佔地方,一層剛好可以放得下。” “第3層放陶瓷筆筒和陶瓷筆架,還有二柱叔做的小書架也可以放上去。” “最下面的一層,我還沒想到放什麼,可以先空著,以後有新增的東西再放上去。” 葉東林一通說完,又看向葉父。 葉父滿意地點了點頭,“挺好的,其他的呢?” “後面的架子則是用來放各種價格高一點的精緻小玩意。第1層就放奶奶做的那些頭繩和髮帶。” “第2層可以用來放胭脂水粉、香皂、手霜、口脂、面脂和髮油,這些女子梳妝打扮用的東西。” “第3層就放在二柱叔家買的那些精緻的陶瓷小玩意,像髮簪,陶瓷玩偶,動物玩偶都可以放上去。” “第4層放今天在靠山村收回來的那些小東西,像是手帕、鞋底、腰帶這些女紅方面的東西。” 說完又忍不住看向葉父。 “不錯啊,安排的挺好的,那後面的那些貨架呢,你想怎麼安排?” 這雜貨鋪是葉東林要開的,葉父只是幫忙,並沒有過多地去幹預。 畢竟這小子大小也算是個小老闆了,以後葉家還是要靠他們小一輩的,不能總躲在他的身後。 “剩下的分門別類大致的放在一起就好了,同型別的儘量放在一起。” “油、鹽、醬、醋和米酒,這些可以放到同一個架子上,架子的下方還可以放各種的陶罐。” “各種的布料、針線、碎布頭這些也放在一個架子上。” “鐮刀、菜刀、可以燒飯煮水的大陶罐,這些廚具和鐵製品可以放到同一個貨架上。” “另外的兩個貨架就放各種其他的雜貨。”葉東林暫時想到的就只有這些了。 “想想法挺好的,不過最好就是將一些利潤高的東西放在顯眼的地方。” “比如像布料這些可以放在一進門的第一排貨架上,還有讀書用品的利潤也不低,放在第一排也不錯。” 說完父子倆就開始動手收拾歸置了。 葉東林想得很好,但是真的要收拾歸置東西的時候,才發現有的東西太多一層放不下去。 有的東西又太少,一層又佔不滿,顯得空空蕩蕩的。 有的東西放在一起又顯得很雜亂,看起來亂糟糟的。 葉父安慰葉東林,“你這樣擺放整體來說是沒問題的,只是有些地方要調整一下,問題不大。” “你先把按你的想法放好,大致的分好類後面再慢慢調整。” 兩輛驢車上的東西都歸置好,父子倆走出鋪子才發現,天已經暗下來來了。 父子倆趕緊把門鎖好,趕著驢車匆匆回家,都這麼晚了,家裡人肯定著急。 之前的縣令雖然已經調走了,但是新來的縣令是過來鍍金的,也不併不缺錢,因此還算盡忠職守。 雖說這位富家公子沒有很大的才幹,但是起碼還算個清明的好官。 因此將今天買回來的貨物,就這樣放到雜貨鋪裡面,父子倆也並不擔心。 回到家裡天都已經黑透了,不過進屋後葉父和葉東林並沒有聞到飯菜的香味,而且家裡也沒有人。 葉父和葉東林覺得有些奇怪,除了農忙的時候,家裡一般都會留人在家的,難道發生什麼大事了? 這時後面的唐家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小黃,用力,快點用力,馬上就出來了。”葉老太太緊張地喊道。 “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