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月牙鎮(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後山的四畝黃豆,一共收了1000斤的黃豆。 葉老爺子原本打算賣給糧店的,糧店按三文半一斤來收豆子,1000斤的黃豆也能賣出三兩5錢的銀子。 葉父則想把黃豆做成豆油再賣出去。 “爹,我們把這些黃豆都做成豆油吧,鎮上和縣裡的這些城裡人都喜歡用清油做菜,像豆油、菜籽油這些,鎮上的雜貨鋪豆油要26文一斤呢。” 100斤的黃豆大概能出20斤的豆油,1000斤的黃豆就是200斤的豆油了,雜貨鋪的豆油是26元一斤的,那這裡就是五兩二錢的銀子了,比直接賣黃豆划算。 “可是這附近也沒油坊,怎麼做豆油?” 葉父在雜貨鋪做了幾年夥計,見識的東西多,又現在又進出進出縣裡做買賣,見識廣,葉老爺子對葉父的意見很重視。 “聽說隔壁的月牙鎮有一家油坊,我下午過去打聽打聽,順便去看看附近有什麼特產可以收的。” 現在天氣太熱了,大山村那邊做不了臘肉,筍乾和蘑菇也少了,金銀花又被人搶了,葉父想再找找有什麼量大的特產。 “行,你去看看吧!”葉老爺子看著眼前高大自信的兒子,心裡很安慰。 葉父帶了200斤的黃豆,趕著驢車來到隔壁的月牙鎮。 葉父在路邊的茶水攤子要了一壺水,跟老闆打聽好油坊的位置,趕著驢車來到鎮郊的油坊。 油坊的門口有一塊牌匾,寫著李家油坊。葉父趕著驢車進了院子,油坊的院子挺大的,還停著幾輛驢車。 葉父剛停好驢車,有一位中年男子熱情地上前招呼。 “這位老闆是要買油還是要榨油呢?”這位中年男子是李家油坊的老闆李峰。 “想要榨點豆油。” 油坊既可以買油,還可以自己帶油菜籽或者黃豆過來榨油。 買油的話,豆油是26文一斤,菜籽油25文一斤,如果是想自己榨油,則要收辛苦費,100斤豆子收20文。 100斤的豆子大約可以出20斤的豆油,榨完油的豆渣可以拿回去喂牲畜,也可以賣給油坊,賣給油坊是1文錢20斤。 榨過油的豆渣,既能喂牲畜,也能用來做肥料肥田,附近的農戶和養殖戶經常過來油坊買油渣。 “這次帶了200斤的豆子過來,這豆油多久可以過來拿呢?”葉父從驢車上提了三麻袋的黃豆出來。 “你明天下午過來拿吧。” “行,我明天下午過來拿豆油。對了,油坊裡的油渣可以買嗎?家裡養著幾頭豬,順便買點回去餵豬。” “可以的,我這油坊裡的油渣也是賣給附近養豬的人家,這豬吃了油渣長得又快又好。” “這黃豆可是糧食,吃豆渣長大的豬比吃豬草的豬要大上不少呢,聽過來買豆渣的養殖戶說,出欄的時候有200斤重。” “這豆渣怎麼賣的?” 葉父以前也聽人說吃豆渣的豬長得快,肥肉也多,只是洛河鎮沒有油坊,一直沒有機會嘗試。 “這豆渣便宜,一文錢10斤。” 李老闆非常熱情,這油渣雖然便宜,但是架不住量大呀,要是能長久合作也能掙不少錢呢。 油坊收豆渣都是一文錢20斤,賣出去是一文錢10斤,100斤能豆渣能賺個5文錢。 “先拿100斤試試吧,要是吃得好,以後還過來買豆渣。”這豆渣比紅薯跟玉米都便宜。 而且黃豆本身就是曬乾的,豆渣耐放,買點回去囤著也挺好的,下雨或者沒時間打豬草的時候也不怕沒東西餵豬。 葉父在碼頭聽往來的客商說,豆渣裡面油脂多,豬吃了長肉快。 葉父把豆渣的錢給了李老闆,然後跟李老闆打聽了一下月牙鎮有哪些特產。 “特產啊,我想想。” 李老闆突然想到了隔壁村子的李家陶瓷。 “隔壁的李家村有一戶專門做陶瓷的人家,他們家有兩個窯,一個兩個兒子一人負責一個。” “大兒子負責燒製一些碗筷、碟子、陶罐和水缸這些實用的東西。” 而小兒子整天不務正業,燒製一些髮簪、花瓶、陶瓷玩偶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聽到這葉父眼睛一亮,筷子碗筷這些太普通了,哪裡都能買到,這陶瓷的簪子和陶瓷玩偶倒是可以看看。 “還有其他的特產嗎?我是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