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到極致,誰當然會更出色。”海星說。
“怎麼理解聰明的極致是厚道?”
“君子以厚德載物。厚道之人,能駕馭自我,馳騁四海;厚道之人,能海納百川,以德服人。人們都願意與厚道之人交往,因為他們能讓人感到放心,讓人覺得可以信任。”
“但紛繁世界,千人千面,每個人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什麼辦法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厚道還是慢待呢?”我說。
海星說:“關鍵就在觀察其精神內涵。厚道之人,必定心存善念,要是一個人永遠只會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那他的心胸則不夠豁達。能稱得上厚道之人,必是處處能為他人著想之人。厚道之人,必定立身正直,遇事不會單純根據利益作出判斷,而是反覆觀察自己的良心,什麼是可以容忍的,什麼是不能原諒的。他們的心中有一條界線,心頭有一把尺刃。一旦越過了這條界線,他們就馬上警覺起來,採取行動維護自己的是非觀。厚道之人,必定做事嚴謹,凡事都能落到實處,對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都能有敏銳的洞察力,並堅決將細小問題解決好……”
聽海星說到這裡,我腦子裡立馬就有了答案。
第381章潛意識
當然,我腦子裡的答案或許帶有我個人的主觀意識,但海星的分析卻是客觀的,他既不認識麥蘇,也不認識肖峰,他的客觀分析是不偏不倚的。
雖然目前看起來,肖峰似乎比麥蘇表現的更強勢,但我卻認定在職場上,將來麥蘇一定比肖峰做的更出色,雖然目前他們都屬於高手行列。當然,我的認為並不僅僅是因為麥蘇是集團董事長。
一會兒,海霞和媽媽從廚房忙完,看我和海星談興正濃,沒有打擾我們,她們直接去外面幫海叔搗鼓小船發動機去了。
海星然後邀請我到他房間去坐坐,我欣然同意。
我們坐在海星的房間裡,繼續交談,海星當面給我灌輸經營管理知識。
“楚天,你說,你做旅行社,最直接的目的是什麼?”海星問我。
“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賺錢。”我毫不猶豫地回答。
海星點點頭:“那麼,你覺得目前來說做旅遊,這錢好不好賺?”
我嘆了口氣:“旅遊行業無序競爭越來越激烈,錢是越來越難賺了。”
海星笑起來:“其實,只要抓住一點,錢一樣可以容易賺的。”
“抓住哪一點?”我看著海星。
海星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說:“我給你講個或許你司空見慣的故事:一個旅遊團早上等大巴,一個老太太拿著一包雨衣向遊客兜售。老太太說:‘孩子們,黃山頂上經常下雨,上黃山都得備雨衣!’之後她拿出當地地圖,地圖上旅遊須知裡提醒要帶雨具。緊接著老太太又說:‘你們馬上要出發了,路上沒得買,山頂上買很貴的!’話音剛落,大家一擁而上,5塊錢一件,賣出去近30件。”
講完,海星說:“這個老太太的銷售技巧在哪裡?說說看。”
我想了想:“這個老太太第一步先和大家建立親和力信賴感。我們都會覺得老人不會騙人,老太太利用年齡,很容易贏得的信賴感。她叫客戶‘孩子們’,親和力瞬間出來。”
“對,然後呢。”
“然後,就是激發需求。這個環節老太太比較厲害,直接給客戶創造了需求,告訴客戶需要雨衣;緊接著她又拿出地圖,解決了信念問題,讓大家相信她說的是真的。”
“嗯,下一步呢?”
“下一步就是展示產品。其實這老太太不懂這個環節,沒有展示產品的動作,否則一件雨衣的價格至少還能翻一倍。比如說山上溫度低,下雨淋溼了會感冒,沒法開心的玩了,等等。一旦需求撕開了,客戶就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