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行:倒退著走。“擁篲卻行”是表示十分恭敬。⑤善:認為善,讚賞。
十二月,人有上變事告楚王信謀反①,上問左右,左 右爭欲擊之。用陳平計,乃偽遊雲夢,會諸侯於陳,楚王信迎,即因執之②。是日,大赦天下。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③,帶河山之險④,縣隔千里⑤,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⑥。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⑦。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⑧,西有濁河之限⑨,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⑩,齊得十二焉。故此東西秦也。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矣。”高祖曰:“善。”賜黃金五百斤。
①上變事:呈上作亂謀反的彙報。②執:捉拿,拘捕。③形勝:指形勢險要。④帶山河:以山河為帶,即周圍有山河環繞的意思。
⑤縣(xuán,懸)隔千里:大意是有千里長的疆界,有山河與關東相隔。縣隔,隔開,阻隔。縣,同“懸”。《會注考證》引王先謙曰:“縣隔千里,言河山之阻,千里而遙,非與諸侯縣隔也。”⑥“持戟”二句:歷來難解,其說不一。大意是說,秦地險要,如果關東擁有百萬軍隊,那麼秦地只需二萬軍士防守,就可以抵擋住。《集解》引蘇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險固,二萬人足當諸侯百萬人也。”百二,百分之二。下之“十二”,即十分之二。⑦居高屋之上建瓴(國líng,零)水也:意思是在高屋脊上把瓶水向下傾倒。喻指居高臨下,不可阻遏的形勢。建,傾覆,傾倒,瓴,一種盛水的瓶子。一說:瓴為簷角滴水之器(見陳直《史記新證》)。⑧固:險要。⑨限:險阻。⑩“縣隔千里之外”:據上文“持戟百萬”與“秦得百二焉”二句相連,此六字疑當在“持戟百萬”之前。譯文故倒。
後十餘日,封韓信為淮陰侯,分其地為二國。高祖曰將軍劉賈數有功,以為荊王,王淮東。弟交為楚王,王淮西。子肥為齊王,王七十餘城,民能齊言者皆屬齊①。乃論功②,與諸列侯部符行封③。徙韓王信太原。
①齊言:說齊國話,即說齊方言。②論功:評定功績。③剖符行封:把刻有封侯的字樣的符節剖為兩半,朝廷留一半,把另一半交給受封者,以做憑證。
七年,匈奴攻韓王信馬邑,信因與謀反太原。白土曼丘巨、王黃立故趙將趙利為王以反,高祖自往擊之。會天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①,遂至平城。匈奴圍我平城,七日而後罷去。令樊噲止定代地。立兄劉仲為代王。
①墮:掉落。什二三:十分之二三。
二月,高祖自平城過趙、雒陽,至長安。長樂宮成①,丞相已下徙治長安②。
①長樂宮:漢宮名,在今陝西長安縣西北。漢初為朝會之所,後為太后所居,叫做東宮。②已:同“以”。
八年,高祖東擊韓王信餘反寇於東垣。
蕭丞相營作未央宮①,立東闕②、北闕、前殿、武庫、太倉③。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謂蕭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④,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⑤?”蕭何曰:“天下方未定⑥,故可困遂就宮室⑦。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⑧。”高祖乃說⑨。
①營作:營建,建告。未央宮:漢宮名,在今陝西長安縣故城西南角。②闕:皇宮前面兩邊的樓臺,中間有道路。《說文》:“闕,門觀也。”③太倉:京城糧倉④匈匈:紛亂的樣子。⑤過度:超過限度。指過分豪華壯美。⑥方未定:還沒有安定。方,正。⑦就:成,指建成。⑧加:增加,這裡指超越。⑨說:同“悅”。
高祖之東垣,過柏人,趙相貫高等謀弒高祖①,高祖心動②,因不留。代王劉仲棄國亡,自歸雒陽③,廢以為合陽侯。
①“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