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直朝小狼那邊跑。陳陣見二郎叼的獺子又大又肥,馬上猛追幾步,雙手抓住二郎的大尾巴,從它的嘴上搶下大獺子。二郎倒也不氣惱,還朝他輕輕搖了幾下尾巴。陳陣抓住獺子的一條後腿,拎了拎,足足有六七斤重,皮毛又薄又亮。這是剛剛上足夏膘的大公獺子,油膘要等到秋季才有,但肉膘已經長得肉滾滾的了。陳陣打算把這隻獺子留給人吃,包裡的三個人已經好久沒吃到草原野味了。
陳陣左手拎著大公獺,右手拎著大母獺和大鼠,興沖沖往家走,三條大狗互相逗鬧著跟在主人的身後。陳陣先把大公獺放進包,再關上門。小狗們還從來沒吃過旱獺,好奇地東聞聞,西嗅嗅,它們還不會自己撕皮吃肉。
陳陣決定將那隻瘦母獺喂三條小狗,把那隻又肥又大的金花鼠囫圇個地喂小狼,讓它嚐嚐野狼們最喜歡吃的美味,也好讓它鍛鍊鍛鍊自己撕皮吃肉。
夏季的旱獺皮,只有毛沒有絨,不值錢,收購站也不要。於是陳陣用蒙刀把獺子連皮帶肉帶骨帶腸肚,分成四等份,三份給小狗,另給小狼留一份下頓吃。陳陣把三大份肉食分給小狗們,小狗們一見到血和肉,就知道怎麼吃了,不爭不搶,按規矩就地趴在自己那一份食物旁邊大嚼起來。三條大狗都露出笑容,它們一向對陳陣分食的公平很滿意。陳陣這種公平待狗的方法,還是從傑克·倫敦的小說《荒野的呼喚》裡學來的。這本小說自打借出去以後,已經轉了兩個大隊的知青包,再也收不回來了。
第二十七章(2)
三條大狗肚皮脹鼓鼓的。立下軍功應及時獎勵,這是古今中外的傳統軍規,也是蒙古草原的老規矩。陳陣從蒙古包裡拿出四塊大白兔奶糖來犒賞大狗。他先獎給了二郎兩塊,二郎叼住不動,斜眼看主人怎樣獎賞黃黃和伊勒,當二郎看清了它倆各自只得到一塊糖,它便得意地用爪子和嘴撕紙吃糖,嚼得咔吧咔吧作響。黃黃和伊勒比二郎少得了一塊糖,但也都沒意見,立即開吃。陳陣懷疑,它們倆叼的獵物可能都是二郎抓獲的,它倆只是幫著運送回來而已。
()免費電子書下載
小狼早已被血腥氣味刺激得後腿站立,挺起少毛的肚皮,瘋狂地亂抓空氣。陳陣故意不去看它,越看它,它就會被鐵鏈勒得越狠。一直到把大狗小狗擺平之後,陳陣才去擺弄那隻大鼠。草原鼠品種繁多,最常見的是黃鼠、金花鼠和草原田鼠。蒙古草原到處都有金花鼠,任何一個蒙古包外,不到五六米就有鼠洞,鼠們經常站立在洞邊吱吱高叫。有時,蒙古包正好支在幾個鼠洞上,鼠們就會馬上改草食為雜食,偷吃糧食、奶食和肉食,在食物袋裡拉屎撒尿,甚至還鑽進書箱裡啃書。等到搬家時,人們還會在不穿的蒙古靴和布鞋裡發現一窩窩肉蟲一樣的鼠崽,極惡心。牧民和知青都極討厭草原鼠,陳陣和楊克更是恨之入骨,因為老鼠啃壞了他們的兩本經典名著。
金花鼠與北京西郊山裡的小松鼠差不多大,只是沒有那麼大的尾巴,它們也有松鼠一樣的大眼睛,一身灰綠色帶黃灰斑點和花紋的皮毛,還有一條像小刷子似的粗毛尾巴。
據畢利格老人說,金花鼠是古代蒙古小孩,用小弓小箭練習射獵的小活靶子。
金花鼠賊精,奔跑速度也極快,而且到處都有它們的洞,出箭稍慢,鼠就扎進洞裡去了。蒙古孩子每天只有射夠了家長規定的數目,才能回家吃飯。但射鼠又是蒙古孩子的快樂遊戲,大草原成了孩子們的遊樂園,他們常常玩得上癮連飯都忘了吃。等孩子長大一點,就要換大弓練習騎馬射鼠。當年征服俄羅斯的成吉思汗的大將之一、蒙古最出名的神箭手哲別,就是用這種古老而有效的訓練方法練出來的。哲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