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中相處的都很不錯。有了這些人的積極協助支援,韓光弟在瀋陽辦起事來自然極為方便。

原本韓光弟在接受宋哲武交給他的任務時,對於宋哲武所說的,關東軍很可能會在近期在東北發動戰爭的判斷,心裡其實還是很懷疑的。

雖然韓光弟也認為日本人侵佔東北是遲早的事,可是他對於宋哲武信誓旦旦地認為,日軍很可能在九月開始侵佔東北的判斷還是不是很相信。因為並沒有情報顯示日本軍部在國內進行了戰爭動員。

而要侵佔東北甚至滿蒙,需要兵力的數量會十分龐大,至少僅憑現有的在東北的關東軍的實力是明顯不足的,和東北軍相比,在數量上甚至也是極其懸殊的。在韓光弟看來,如果要採取行動,行動開始之初,日軍在東北的兵力至少要有五萬,也就是兩個滿編野戰師團加上一定數量的獨立守備隊。

而現在日軍在東北只有一個不滿編的第二師團,一旦開戰,兵力極為分散的第二師團,一定會遭到東北軍幾十萬正規軍的圍攻,即便不是全軍覆滅,失敗是必然的。日軍如從本土調集部隊,最快也要一個星期,即便是從朝鮮增兵東北,也來不及了。

而且,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韓光弟很清楚,受經濟危機影響,日本現在國力較弱,在這個時候挑起戰爭,他們的經濟會嚴重受損,除非日本內閣的人,包括日本天皇都瘋了。

因此,韓光弟對於宋哲武要他暗地裡,儘可能多地在東北招收兵工技術人才和招攬東北講武堂和東北航校學員、教官的做法,執行的並不是很堅決。

韓光弟認為,如果真如宋哲武所判斷的那樣,發生了日軍入侵,招收這些人積極為抗戰做準備並無不妥。可是萬一宋哲武判斷失誤,那就會嚴重影響到宋哲武和張學良的關係。

因此,這件事,做起來必須要慎重。

當然,對於宋哲武明面上和張學良已經說好的,請張學良挑選一批高階兵工技術人員和東北航空學校教官,去暫時協助太原擴建兵工廠和幫助太原航空學校教學這件事,韓光弟還是會積極去做的。

可是,自從韓光弟和秘密到東北佈置軍事情報局情報網的王敘見過面後,韓光弟就徹底改變了他的看法。

從王敘那裡,他了解到很多關於關東軍行事詭異的情報。

王敘告訴他,據情報局的情報,駐瀋陽的關東軍,一個月前秘密從旅順運來十幾個巨大的棺材,已經在夜間運到駐瀋陽的守備隊的兵營裡。

王敘判斷,這很可能是分解開的重炮,是準備用來攻擊沈陽城的,否則很難解釋日軍向兵營裡運巨大棺材這件事。因為據偵查,日軍近期並沒有人員死亡。

這讓韓光弟開始堅信,宋哲武的判斷是正確的。

特別是他這些天在瀋陽見到了日軍的很多囂張行為,更讓他對日軍即將動手確信無疑。

比如,韓光弟就親眼看到,三兩個全副武裝的日軍,在瀋陽城內就敢毫無顧忌地掏出火柴,在成隊巡邏的東北軍士兵的刺刀上划著,然後點起香菸。還有,這些天幾乎每天都要進行演習的日軍,竟然敢對著駐有東北軍最精銳的第七旅的北大營,進行瘋狂射擊而北大營的第七旅竟然還一槍不還這讓瀋陽附近的關東軍的氣焰更加囂張。

韓光弟在反覆思考後,他開始從心裡佩服起宋哲武來。

韓光弟認為,遠在太原的宋哲武的判斷是十分準確的他也從此開始認認真真地準備起宋哲武交給他的應變計劃。

經張學良同意,去太原支援建設、教學的瀋陽兵工廠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東北航空學校的教官、技師們,不僅他們本人都已經去了太原,就在昨天,這些人在瀋陽的家屬,還都突然接到了他們的親人從太原拍來的加急電報。

這些電報的內容都是一個,要他們的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