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電報後,馬上和第四路軍駐瀋陽聯絡處聯絡,由第四路軍駐瀋陽聯絡處協助,儘快帶領所有家庭成員趕到太原。

這些人在瀋陽的房產都先由第四路軍聯絡處出資購買,然後又暗中以最便宜的價格緊急脫手。已經接到指示的駐瀋陽聯絡處的人員,為此竟賠了幾萬大洋。

今天,韓光弟已經把最後幾人的家屬送上了開往北平的火車。王敘也在今天,陪同這些家屬們離開了瀋陽,返回太原。

而經過韓光弟透過第四路軍駐瀋陽聯絡處的人員暗中活動,在奉送半年薪資,並給以高額安家費的優厚條件下,一些家庭負擔重,鄉土觀念又不是很強的工程技術人員,已經辭去在瀋陽的工作,攜帶家眷,在三天前就已經出發去太原了。

為了儘快讓這些人離開瀋陽這個是非之地,他們的房產、甚至包括少量土地,也都同樣進行了辦理。

雖然韓光弟這幾天,已經幾次建議榮臻要對關東軍可能的突然發難做好應變準備,榮臻都以張學良的命令為由加以拒絕,甚至榮臻還毫不隱瞞地告訴韓光弟這個昔日的下屬,宋哲武也給張學良去過電報,也是提醒張學良要防備關東軍突然發難。可是,張學良根本就不相信。

對於毫無戰爭準備的東北軍和瀋陽的局勢十分擔心的韓光弟,今天還是想來再來榮臻這裡看看情況,如果有機會,他還是要再做最後一次努力。

齊興亞和韓光弟是北平陸大的同學,兩人在東北軍時的關係就很好,這韓光弟來瀋陽,齊興亞十分高興,因此齊興亞向榮臻自告奮勇,前來協助韓光弟在瀋陽的工作。

因為齊興亞負責的憲兵司令部,掌管著東北軍的情報系統,他對日軍在瀋陽的行動也很清楚,不僅向榮臻反應,甚至也和榮臻一道去過北平協和醫院,當面向張學良反應過情況。

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張學良只是一個心思認為,關東軍只是部分下級軍官在製造事端,日本內閣和軍部是反對關東軍這些下級軍官的做法的。而且,他還堅持認為,日本人只不過是想要借中村震太郎事件,在東北再多得些好處罷了,而東北軍和關東軍的衝突越大,最後他就要忍痛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

也正因為張學良有這樣的觀點,他堅持要東北軍忍辱負重,不得給日軍任何藉口。這讓齊興亞很是灰心喪氣。

在和韓光弟接觸的這幾天裡,齊興亞也把關東軍的情報向韓光弟透漏過,對於張學良一味忍辱負重,毫無防範,也絕無心思抵抗的做法表示了很深的憂慮。

甚至他也不瞞著韓光弟,他告訴韓光弟,他已經和他的憲兵副司令李香蒲,還有他的憲兵營的幾個軍官,把家屬都暗中送到了北平。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怕關東軍突然發難。

在試探了齊興亞幾次,並上報宋哲武同意後,韓光弟終於向齊興亞攤牌,希望齊興亞加入第四路軍。

雖說齊興亞對於張學良很失望,可是要他離開東北軍,那還是輕易不可能做到的。不過,經韓光弟幾次勸說,為了不傷及老朋友的面子,齊興亞已經勉強有條件地答應了韓光弟。

齊興亞的條件是:如果關東軍真的發動戰爭,而張學良又不準東北軍抵抗,那他就投奔宋哲武,加入第四路軍。甚至他還可以說動李香蒲和手下的幾個憲兵營的軍官,也一起投奔第四路軍。

有了這層關係,齊興亞協助韓光弟辦事就更認真了,這幾天齊興亞幾乎天天和韓光弟、高志航等人在一起,有他這個憲兵司令在,韓光弟辦起事來那是再方便不過了。

對於韓光弟想找機會再勸勸現在負責東北軍務的榮臻,讓他對關東軍加強防範的想法,齊興亞也很贊同。

昨天,韓光弟和齊興亞已經來給榮臻的老父祝過壽了,本來想跟榮臻談及此事,可是因為來的客人太多,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