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訓點點頭,轉身欲上馬,一個侍衛上前扶他,但被他一把推開了,雖然盔甲沉重但他還是成功地一下子翻了上去。在華清宮受的那處劍傷已好利索了,此時毫無壓力。他一夾馬腹,便策馬從軍隊佇列側邊飛奔北去。

幕僚們很快聽到一聲高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神木鎮。”

……張九齡建議善待神木降軍將領的諫言無疑是非常理智的,楊默官復原職,官軍下榜安民秋毫無犯的事兒很快就傳遍了近作地區。

大軍屯在神木鎮沒多久,就有許多郡縣的官僚武將密遣使者或親自跑到軍中歸降。

薛崇訓率軍北上許多天,不費一兵一卒一刀一槍盡收關北、安北地區的大部分城池軍鎮,張仁願檄文號稱的控區急劇縮小到接近零點,三受降城外圍的地區都變了顏色。

如此形勢,恐怕是個瞎子都看得出來大勢所趨的景象。

但三城依然掌握在張仁願及其軍事集團的手裡,這三處地方的兵馬甚眾工事堅固,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雖然三城的人也號稱要投降,密議裡應外合,但究竟是怎麼回事仍然無法確定。不過無論如何,薛崇訓是決心這次就平定安北叛亂。

一日他和眾文武聚一塊兒商議下一步軍事行動時,展開地圖一看,馬上就罵將起來:“三城的武將是不是全文盲?”

大夥忙問何故。薛崇訓指著面前的粗糙地圖道:“我沒記錯的話,密使帶來的信上寫的是叫咱們攻打東受降城,然後裡應外合,從東受降城的行動開始發動密計……可你們瞧瞧,東受降城隔如此遠(呼和浩特),反倒是中受降城最近(包頭),咱們幹嗎要跑大老遠去打東受降城?”

王昌齡想了想說道:“密信上計議的確實是進攻東受降城,這……”

張五郎皺眉道:“如若我軍捨近求遠奔襲東城,在中城還未收復的情況下,定然影響補給線,萬一攻打東城的戰事拖延,糧道暴露在叛軍的威脅之下非長久之道,不得不防。”

不知誰冷不丁說一句:“該不會是他們刻意安排的奸計吧?”

眾人頓時沉默下來。這事兒確實很奇怪,密計聯合算大事了,難道對方的武將在這種事上也考慮不周全導致疏忽?

幕僚們正苦思各種方案的時候,薛崇訓一拍案爽快地說道:“直接幹中城,管他們怎樣。”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夜笛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2…3…21 1:16:33 本章字數:3172

西受降城譙樓,身穿官服頭戴幞頭的張仁願正站在窗前看著外面,這些日子來他的雙鬢又染上了新的白霜,憔悴的面孔看起來心事重重的。

夜涼如水,這時不知什麼地方響起了一陣蘆管的曲子,在霜月夜風中悠揚迴盪。張仁願偏頭向城牆上看去,只見當值計程車兵紛紛望向南方,都有思鄉之樣子。張仁願見此狀況不由得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就在這時一個侍衛進來報道:“李將軍等人上樓來了,有要事求見。”

張仁願默不作聲,也沒表示反對,侍衛愣了一會就當他是預設了行禮轉身而出。過得沒一會兒就有一眾全副武裝的武將叮叮哐哐地走了進來,張仁願依然站在窗前沒動,他側耳聽著那一陣笛聲,連看了不看將領們一眼。

當頭的一員大將上前抱拳道:“稟大總管,聞報薛崇訓部於十三日進攻中城,只一天即三月十四日城中便發生兵變,中城失陷。至此東城也失去了聯絡,未知兇吉……”

“嗯。”張仁願看起來十分淡然,一副泰山崩於面前不改色的氣度。眾將默然無語。

他轉身走到正座上坐定,雖然他已到中年,但坐姿身材比普通年輕兒郎還要板挺。張仁願通曉典籍詩書音律又常年帶兵,堪稱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