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呢,怎的沒見她人?”方紹好奇問道。

“這丫頭一早就進城去了,說是要買綢料,要做新衣裳。”小喬說著奉上了一杯香茗。

方紹邊飲邊笑道:“阿玉她長大了,也懂得打扮了,這一晃多少年就過去了,日子還過得真快呀。”

“可不是嘛,古人說白駒過隙,果真是沒錯。”小喬亦是感嘆,又問道:“對了,聽說前線的仗打得特別慘烈,怎的你這個時候卻回南鄭了,不知這回要呆多久?”

方紹這才想起正事,忙道:“我此番是奉了王命要出使東吳,馬上就要走。只是順道來看望一下你,看看你是否有什麼書信要讓我捎往東吳?”

東吳,一個好遙遠,卻又那麼熟悉的地方,離去多年,可曾還有什麼可留蠻的嗎。

小喬沉默了半晌,方道:“說來江東也沒多少可牽掛的人,唯一念著的就是我那阿姐吧,那我就寫一封書信,煩你替我帶給她吧。”

小喬所提到的阿姐,自然就是孫策的遺懦,大喬夫人了。

第三百零二章 二號人物

小喬叫人取來筆墨,當著方紹的面提筆作書。

她低眉專注於筆間,神色時有變化,顯然是作書之時,想起了諸多的往事,心頭的動盪不免顯露於色。

這個時候,方紹才得以放肆的欣賞著眼前,這張風韻不減當年的臉。

他依稀想起了當年,柴桑城中,初見時的風華絕代,驚鴻落雁之容,時至如今,歲月走過,在那容顏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腳印。然而,經過了一場大病,在起死回生之後,那份成熟之美,卻越發的令人驚心動魄。

“寫好了。”不知何時,小喬已將書信裝好,遞到了他眼前,待見到他那麼直然的眼神之時,不禁低眉淺笑,有幾分羞澀之意。

方紹“哦”了一聲,從失神中回來,將那份信收入懷中,又沉頓了片刻,遂起身道:

“我還要急著趕路,那就不多逗骼了,你好好保重身體。”

“就走了麼?”小喬抬頭望向他,雙眸之中流露著幾分不捨。

那張臉上,分明顯露著脈脈之意,方紹心頭一動,忍不住抬起手來,在她臉龐輕輕一撫,淡淡笑道:“放心吧,用不了多久就會回來的。”

小喬的臉畔,頓時泛起飛霞,只覺臉上滾燙滾燙的,但這一次,她卻沒有拒絕方紹的親暱之舉,只是臉龐微微而動,輕輕蹭著那張寬厚而的手掌,感受著他掌心間的溫度。

然後,他轉身瀟灑而去,留下的只有一縷殘存的溫度。

小喬怔怔的瞧著他走出堂外,忽然之間,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勇氣,她幾步追出了堂外,一撲而上,從背後緊緊的抱住了他的腰,臉龐緊貼在他的背上,只是緊緊貼著,卻不敢說一句話。

小喬的舉動,多少讓方紹感到有點意外,但更多的卻是感動。於是,他便轉過身來,將她擁人懷中。

寒風撫過,捲起淡衫青絲。

天空之中,似有什麼晶瑩之物飄然而落,一場雪,又不期而至了。

順漢水東下,四天之後,方紹的船抵達了荊州境內。

此時,關羽統帥的荊州軍團,以及孟達統領的東三郡之軍,正在西起南鄉,中至淆陽,東至義陽的南陽一帶與曹軍對峙。

關羽的大本營設在荊州北部的新野,新野之北不出兩百里即是淆陽。原本關羽的大軍是逼城下寨的,但時近隆冬,後勁乏力之下,荊州軍已退至淆陽以南百里。

方紹先順漢水抵達襄陽,然後又轉道淆水,去往新野以北的中軍大營,在那裡他見到了荊州軍團的統帥關羽。

自漢中王以下,無論文武,只有關羽一人享受有“假節鋮”的權力。

所謂之“節”,即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