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還是威廉自己都想在保希兩國面前充好人,自然不願採取極端的手段迫使對方屈服。

可是,保希兩國在本**隊和民意的要求下早已經是磨刀霍霍,面對土耳其在歐洲的這片領地,就差最後動刀了。

在法國的要求下,英德奧俄四國同時對保希兩國發出了希望兩國維護地區和平的倡議,但是暗地裡,英俄兩國卻爭相輸誠。表示這並非自己國家的本意,這麼以來,保加利亞和希臘兩國自然心裡有了底。加上奧國自始至終都是保加利亞的絕對支持者。因此,到此為止如果德國不站出來反對。那麼發動戰爭已經是毫無懸念了。

不過,最後關頭,無論保加利亞還是希臘都毫無例外的要徵求德國的建議,作為歐洲大陸的強權,德國的態度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

為此,斐迪南國王在訪問了維也納後,旋即又訪問了柏林,他需要威廉的親口承諾才能徹底放心。

斐迪南前腳到柏林。法國外長塔列朗後腳就到了。

法國內部經過長時間的爭辯,誰也未能說服誰,即使是軍隊內部幾乎也是主和和主戰的將領各佔一半。不過,阿爾薩斯和洛林成為壓倒主和派的最後一根稻草。萊茵河作為法德兩國的自然國界,這一觀點自路易十四以來就不曾改變過,作為軍人,如果這點榮譽感都沒有,還真是不稱職的。

由於英俄兩國已經秘密保證,一旦德國和奧國對法開戰,則兩國同時對德奧開戰。所以法國陸軍

同時,為了促使法國下決心和英俄結盟,英國在魁北克問題上向法國做出重大讓步。承認了魁北克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加入加拿大聯邦,同時英國還將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地區的石油開採的40%權益出售給法國。摩蘇爾油田自1908年被發現後,一舉超越巴庫油田,成為全世界最高產的大油田,其單個自噴井的產量便達到了羅馬尼亞石油產量的總和。

雖然英國開出的價格不低,但是這畢竟解了法國舉國上下滴油不產的困境,彼時由於鑽探技術還不過關,北非地區包括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的油田都還沒有發現。

塔列朗選擇這個時候高調訪問柏林,其實質在於為法**隊的備戰爭取時間。以達成在戰爭初期在西線集結優勢兵力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目標。

對於法國人的陰謀,威廉自然是毫不知曉的。他認真的和塔列朗討論了巴爾幹各方可能的妥協方案,塔列朗則表示。法國願意對土耳其施加壓力,對保希兩國做出領土上的實質性讓步。

一時間,整個事情彷彿一下有了轉機。

三天後,一份絕密情報被呈送到威廉面前,這是德國在法國的最高階間諜發回的訊息,此人是法國國防部長的機要秘書。雖然對法國決心動武的確切情況並不知情,但是他大體瞭解英法之間的秘密談判已經取得重大成果。

由此,德國外交部和總參謀部的高層判斷,英法之間的交易一定是英國支援法國在巴爾幹動手為必要條件。這意味著法國和英俄已經決心發動一場針對德奧極其盟國的歐洲大戰了。

雖然私下裡,明斯特和英國首相格雷有著二十多年的交情,但是在涉及國家大事上,這些都是不容被私人感情所左右的。

外交部方面,無論從英國還是從法國得到的情報大部分都是令局勢緩和的好訊息,可越是如此,威廉就越是感到擔心。

他擔心的倒不是戰爭的突然爆發,而是法國會徹底倒向英俄同盟,這會將局勢演變為歷史上一戰前的態勢,雖然德國在遠東還有個小夥伴,可誰知道關鍵時刻小鬼子靠不靠得住呢?

按照道理,塔列朗這個老狐狸是不會輕易放棄法國得來不易的“最後出牌權”的,難道土耳其就如此重要嗎?或者自己這些年來根本就是在執行錯誤的外交方略?

威廉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