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劉武三省吾身(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武聽了王文才的話,大致明白了他的立場。
其實王文才從始至終的立場便是一個讀書人,一個為了伸張正義而讀書的讀書人。
只不過這個讀書人讀的是被篡改的書,學的是怎麼當一個順民的書。
這種人見不了世間的悲苦之事,比如他有能力保護百姓的時候,他就建立黑風寨收容難民,讓他們活下去。
比如現在加入漢軍,伴隨著漢軍勢力越發的龐大,他就覺得自己的責任就應該更大。
劉武很明白,王文才是見到了那些匪徒的孩子和妻子。
這些能夠躲過清算,躲過審判的人,孩子大多數都在襁褓之中,女人也大多數都是被搶來的。
這些人被原先的村民百姓看不起,被排擠。
故而他心生了同情。
這一點是漢軍的失誤,但他應該是直接提出來,而不是經過自我反思,去為罪犯開脫。
劉武可以肯定,王文才在思考此事的時候,說此事的時候,從未考慮過那些被長久壓迫,被欺負的百姓
而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王文才為何始終困頓與河圖山一角而走不出去。
這不僅僅是能力問題,也不僅僅是實力問題。
而是說他的心性便是這般!
隨即劉武苦笑一聲,辛虧自己聽了王文才的話,沒有莽撞的讓他去當書院的先生。
不然說不得就成了大禍。
所以劉武放下了心中的憤怒,而是站起身,來到王文才的身邊,然後將手中的情報遞給了王文才。
“我原先認為你說的不錯,為此我們在大會上也做了商談,覺得實行仁德之政。”
“可是我們忘了一件事情,以德報怨,那麼我們該怎麼報德呢?”
說罷,他便不管王文才出去了,走到門口,劉武突然說道:
“王兄,其實我認為你並不適合從事任何官員,包括書院的先生。”
說罷,便不再留戀,大步向外走去。
他並沒有將在宜蘭郡執行的政策怪在王文才頭上,因為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為何會被王文才說動了。
那是因為,他來自那個繁榮昌盛的華夏,那是一個人命關天的華夏。
而這,也是他多少於這裡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認為人的生命是寶貴的,這才會被王文才的那種語言所影響。
但是從今往後,他不會了。
“吾需每日三省吾身!”
“若走大道,矯枉必過正!”
“若行大事,亂世需用重典!”
想到這裡,劉武有些嘆息。
“若是饒夫子或者呂束在我身邊,相比宜蘭郡的事情就很難在發生了吧?”
說到著,劉武自嘲一笑:
“說起來,我的心性,或許也並不怎麼好!”
“總覺得時不待我,將自己逼迫的如此之緊。卻漸漸忘了,我今年不過才十八歲啊!”
“十八歲,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之時,怎能讓自己如此老成,陷入困頓之中呢。”
“我的未來還有很長的時間,不需要如此著急,也不需要如此急功近利,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新的世界必然到來。”
“只要一顆種子種下,未來必然能夠結出果實。所以縱然我不幸生死,未能全功,未來也會有人接過旗幟繼續前進。”
“所以,我現在應該去種下一個種子,做好水肥管理,使祂成為一個可以庇護天下的蘋果樹。”
“這,才是我真正的使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