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劉記鋪子的餛飩麵(第2/4頁)
章節報錯
受的。
阮鈞西方才沒吃到好吃的壞心情煙消雲散,心情舒暢之下竟吃了一口又一口。
等碗裡的餛飩麵都快要見底的時候,安樂終於滿頭大汗的回來了。手裡還提了兩個油紙包。
阮鈞西便皺了皺眉,掏出了帕子,擦了擦嘴角,一幅吃飽喝足的樣子:“怎麼去了那麼久?”
安樂將東西恭恭敬敬的放在桌子上,苦著臉:“二爺,您是沒看見!多少人擠在那裡買!小的好不容易才擠進去買著了倆,您還說小的”
“哦?真有那麼多人搶?”阮鈞西略略有些懷疑開啟了油紙包,卻看見了一個憨態可掬的青團。看著樣子倒是真不錯,便拿了,咬了一口。
這一口可了不得,阮鈞西的眼睛一亮,三兩口就把小巧玲瓏的青團吃光,旋即又拿了另一個,也馬上吃完了。
吃完兩個青團的阮鈞西心情無比的好,忙忙的起身,搖了搖手裡的摺扇,道:“安樂結賬!然後帶我去那個賣青團的地方!”
東華街上的人熙熙攘攘,人聲鼎沸,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不斷響起。只是似乎好些人都圍在一個小攤子旁邊。
“讓讓我們,我家公子要進去!”安樂嚷嚷著,想穿過人群。
眾人見阮鈞西打扮華麗,舉手投足間盡是富家子弟風範,卻是阮家二少。便好心的讓出了一條路來,看著阮鈞西風度翩翩的走到了薛素的小攤子前。
薛素打量了一下來人,卻見是個約莫十四五歲的小公子,氣派非凡,面容俊俏,更兼一雙細長的鳳眼微微上挑,說不出的魅惑。
薛素愣了愣,又忙忙的笑道:“這位公子,您嚐嚐這青團吧,如今清明節將至,這青團可是必不可少的東西,我家的青團可是秘製的,很好吃的!”
阮鈞西也在打量著眼前的人,這小子看上去也就是個小孩兒,卻是唇紅齒白,笑的極開朗。便先滿意的三分:“這東西是你做出來的?”
薛素笑笑,“是的,是我家的秘方。”
阮鈞西便點點頭,“把所有的青團都包了!我全要。”
安樂一驚:“二爺!您這”
“怎麼了?趕緊付錢拿了東西回家!”阮鈞西說道,又扭頭轉向薛素:“願不願意來當爺府上的點心師傅?”
薛素一震,正麻利的包裝青團的手微微停了停,撇了撇嘴。這樣子出來賣東西還被自家奇怪的爹爹說呢,要是跑去人家裡當點心師傅,那不是更沒好果子吃?
薛素想起爹爹可怕的眼神,微微打了個冷戰:“不不不,公子,小的無才,還是算了吧。這是您要的東西,您拿好。”
阮鈞西勾起嘴角,笑的極好看,細長的鳳眼在陽光下顯得那樣的魅惑,“好,等你想通了,就來。”
阮府。
原來是阮府,怪不得大夥兒都賣一個面子給這位小爺讓路呢!
阮家在汴州城裡經營數百年,一直以來都很愛惜羽毛,深得人心。
如今的阮家的管事者是阮家大爺阮鈞笛。
阮鈞笛和胞弟阮鈞西同為阮家大房之後,只是大房的人丁不多,阮大老爺也死得早,阮鈞笛今年十八,卻早早的擔上了這樣的重擔,可謂是不容易。
只是阮鈞笛做事滴水不漏,幾乎不出差錯,兼之樂善好施,為人也溫文爾雅,在外口碑極好,那些虎視眈眈的阮家旁系也無可奈何,在阮鈞笛手裡討不到一點兒好處,連帶著弟弟阮鈞西也極受人尊重。
看今日眾人的反應,看來傳言所聞不假。
薛素急急收攏了攤位,跟街坊鄰居們告了個罪,答應著若是有需求,明個兒還在此處擺攤賣青團。
……
阮鈞西提了幾個剛買回來的青團直奔大哥阮鈞笛的書房,推門進去,卻見大哥正坐在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