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一米七五左右,膚色較黑,一看便知是飽受風霜,下顎留著一縷長鬚。
李奇記得史書上曾記載這人原是燕地漢人,姓馬名植,據說還是遼國大族,但卻是人在曹營心在漢,當年他見到遼國**,於是趁著童貫出使遼國之際,毛驢自薦,獻計童貫。可別小看他這一計,毫不誇張的說,趙良嗣這一計可是改變了整個大宋的命運,其震撼力絕不亞於諸葛的隆中對。
他的計策就是培植女真族,聯金滅遼,當初就是他遊走女真各個部落,憑藉出色的口才,挑起女真與契丹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後來阿骨打兄起兵以後,那真是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
但是他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遠交近攻的策略得需要強大實力做後盾,他生在遼國,不知大宋軍力如何,更加沒有想到宋軍竟是如此不堪,以至於後來北宋被金滅亡。你要說他錯了吧,他也是想幫大宋收復舊地,但是你要說他對吧,他這個救國的計策卻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李奇打量趙良嗣的時候,趙良嗣也在打量李奇,顯然他是聽說過李奇的大名。
李奇行禮道:“下官見過趙大夫。”他正四品,人家是從二品,比他高了幾個檔次。
“久聞官燕使大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趙良嗣微微一笑,又道:“王相,官燕使,我替你們引薦幾位貴客。”他說著手伸向那三位金人,介紹道:“這三位就是我大宋兄弟之邦金國來的使臣,李靖,王度刺,撒盧母。”
他說著又向金使介紹道:“這位便是我朝少宰,王黼王少宰。這位青年才俊乃是我大宋第一位官燕使,李奇。”
王黼忙拱手笑道:“幸會,幸會。”
李靖和王刺度拱手回禮道:“久仰,久仰。”但語氣甚是傲慢,比當初那紇石烈勃赫有過之而不及。
而那位名叫撒盧母金使就更加囂張了,只是嗯了一聲,忽然抬手指向李奇,用一口蹩腳的漢語道:“我聽紇石烈說贏得四國宴的那名廚子也喚作李奇,可就是這位官燕使。”
王黼點頭道:“正是,正是。”
撒盧母故作不可思議道:“那他一個廚子來此作甚?”語氣十分不屑。
日。這麼囂張。李奇眉頭稍皺,但是此事事關重大,他還是有些心虛,最終忍了下來。
趙良嗣忽然道:“我大宋乃禮儀之邦,在禮儀方面決不允許有任何疏忽,既然我朝聖上派官燕使前來與爾等談判,自然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再說官燕使堂堂四品大員,趙某不覺得有任何不妥。”
這一番話說的鏗鏘有力。他可是經常與金人打交道,自然知道深淺。
李靖呵呵一笑,輕描淡寫道:“趙大人,官燕使勿要見怪,撒盧母大人也只是好奇問問而已。”
王黼忙笑道:“哪裡,哪裡,李使臣見外了。”
李奇聽到趙良嗣那番話,心裡也有底了,笑眯眯道:“不錯,不錯,李使臣言重了,這位傻兄為人光明磊落,說話直來直往,比那些說話前還得經過大腦想一想才說的虛偽之輩,真是好太多了,我佩服都還來不及,又豈會見怪。”
趙良嗣嘴角抽動了幾下,暗道,這官燕使果然也不是一個善茬。
李靖聽李奇這繞口令似的說話,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微一沉吟,便醒悟過來,哎喲,他這不是在繞著彎罵撒盧母大人說話不用腦子麼?臉上怒氣猛增,正欲開口替撒盧母討回公道來,忽聽得撒盧母說道:“你這話說的不錯,我大金臣民,人人皆是如此,倒是你們南朝的那些繁文縟節真是太煩人了。”
李奇笑嘻嘻道:“那是,那是。”
李靖暗自惱怒,但既然撒盧母都這般說了,他也只能裝傻充愣,無奈的吞下這個悶虧。其實他與王刺度都是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