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晉王拈鬚安然而笑:&ldo;兒子倒是想幫母后,奈何這回若是向著母后說話,可也太過昧著良心了。&rdo;
唐千夏輕掠鬢髮,嫣然道:&ldo;孫女也想幫皇祖母,可是如今偏皇祖母又在跟前,這當面胡說的事兒,孫女到底是做不出來的。&rdo;
&ldo;你們哪兒是向著本宮呢?根本就是全向著昭節。&rdo;淳于皇后話是這麼說,語氣卻溫柔得緊,這樣說笑了幾句,卓昭節心裡暗子鬱悶‐‐本來寧搖碧讓她進宮時向皇后訴說昨兒個雍城侯府受到的委屈,以為今日雍城侯在前朝自辯呼應。
未想她卻恰好遇見了晉王,還帶著唐千夏,倒不是說這兩位在就不方便提起昨日之事。而是晉王分明正把皇后引得開心,自己進殿後,不知不覺卻是在說笑了,這樣忽然轉成哭訴也太突兀了點兒。
雖然淳于皇后是站在真定郡王這邊的,會輕易原諒放過這樣的破綻。可將來帝位卻要先傳與太子……太過明顯的對付延昌郡王,總歸不是什麼好的選擇‐‐這晉王還不知道是不是得了太子的吩咐,專門在這裡攔自己的?
畢竟幾十年來晉王都是太子的得力臂助,之前太子因為偏心綠姬及其所出二子,惹得帝後不喜,好像都是晉王幫著說話才緩頰。這要是太過做作,被晉王反詰,倒是不妙。
所以心思轉了一轉,皇后再問進宮緣故,她就輕嘆了一聲,道:&ldo;不怕娘娘笑話,今兒個我可是又來求娘娘了。&rdo;
&ldo;你來求本宮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左右本宮能給你辦的不會為難你。&rdo;淳于皇后笑著道,&ldo;不過也不能是平白的幫你,回頭到翠微山避暑,你得常帶著曠郎、徽娘到本宮跟前才是。&rdo;
&ldo;能多到娘娘跟前那可是他們莫大的福氣了。&rdo;卓昭節嗔道,&ldo;娘娘這哪兒是講條件?這是另外再賜他們一場造化呢!&rdo;
跟著就道,&ldo;未知娘娘在宮裡可聽見了?昨兒個大伯父的嫡長女、渠家嫡長媳大娘子,並嫁在城郊許家的四娘子一起到了咱們家門前來。本來呢,昨兒個是我那小姑子十娘回門之期,按說一家姐妹團聚說話也是樂事。只是,她們卻並非登門賀十孃的,反而……穿了重孝!&rdo;
長安的事兒,淳于皇后怎麼可能不知道?只是這會卻還是故作驚訝:&ldo;重孝?真是荒唐!寧戰和歐氏雖然病著,可聖人不是已經打發侍衛護送太醫星夜馳騁,直奔劍南救治去了嗎?到今日也還沒有不好的訊息傳來,二姐更是康健的很!她們兩個這是戴的哪門子重孝?!這兩個不孝的東西!&rdo;
卓昭節忙道:&ldo;娘娘且勿生氣……&rdo;
果然晉王掃過似笑非笑的一瞥,亦道:&ldo;母后且莫動氣,說起來寧大娘子和寧四娘子也是委屈得緊。她們兩個是受了當初隨寧戰流放的一個老僕所騙,道是父母俱已經雙雙亡故在劍南,而且正是受了雍城侯的毒手。悲憤之下,寧大娘子甚至連夫家都沒說,直接帶著陪嫁的人趕回長安來,叫了妹妹寧四娘子一起上雍城侯府討個公道!&rdo;
又道,&ldo;不過世子婦賢惠,親自出面安撫了兩位娘子,沒把事情鬧大,就盤出了一切俱是那叫寧順忠的老僕為之,不但請了寧大娘子和寧四娘子進府休憩,還打發了人手出城往山南方向去尋那寧順忠拿了回來問罪‐‐兒子想,今兒個世子婦進宮,一定是為了代寧大娘子、寧四娘子求情的,是也不是?&rdo;
卓昭節深深看了晉王一眼,心想怪道晉王這會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