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宮門落鎖外就差直接住進蓬萊殿了,也不見太子警覺,原來他根本就是替太子、或者說替延昌郡王在這兒堵著的。
然而一頂賢惠的帽子就想壓著卓昭節不得不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卻也不可能。
卓昭節神色之間露出一抹憂愁,道:&ldo;晉王殿下果然訊息靈通,的確大娘子和四娘子是被那寧順忠騙了。&rdo;順著晉王的話說了這麼半句,立刻話鋒一轉,訴說道,&ldo;昨兒個十娘回門,原本一家子上上下下都高興得緊,大娘子和四娘子來這麼一出,可把父親氣得不輕,九郎也覺得怪委屈的,畢竟祖母……我也不敢瞞娘娘,我雖然嫁到寧家才一年多些,卻也曉得大伯父與父親之間素來有些……罅隙。這罅隙呢我一個晚輩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再怎麼存下罅隙來,總歸也是嫡親兄弟,父親乃是聖人、娘娘的嫡親外甥,性情為人如何,娘娘定然比我清楚的。&rdo;
她不肯接晉王贊自己賢惠並進宮是為了給兩個大姑子來求情的話茬,自然是免得被晉王抓住賢惠這一點,跟著就可以把事情歸類成了家事,既然是家事,賢惠的孫媳難道不應該以和為貴,不要再追究下去了嗎?逼著她不能接下去提立刻徹查寧戰和歐氏一家在劍南病得兇險的緣故‐‐縱然卓昭節可以說為大房抱屈,但晉王也能就勢表示他絕對信任二房,持定了清者自清的說法不贊成大動干戈‐‐至於劍南那邊寧戰一家的安危麼,不是已經有聖人的人去了?
總而言之,卓昭節不肯接著晉王的話,自是不願意把這場談話的方向叫晉王搶了去。
見狀,淳于皇后不動聲色,道:&ldo;戡郎自是好的,那刁奴叫寧順忠?他當真是好大的膽子!連帝甥的生死也敢空口白牙的詛咒!&rdo;
&ldo;母后,既然如此,現下是不是立刻發下海捕文書去捉了這寧順忠?&rdo;晉王見卓昭節不上當,又生一計,道,&ldo;這等刁奴,咒主欺瞞,其心可誅!兒子昨兒個聽說世子婦在侯府門前公然揭發了那惡僕所為,當即就派了人去尋他的,然而似乎沒尋到?可見其要麼是做賊心虛!要麼,就是另有陰謀!&rdo;
晉王這話裡卻也給日後把寧順忠乃是二房jian細的話頭留了出來,他一再提醒皇后,揭發寧順忠騙了寧大娘子的人是卓昭節,而打發人去尋寧順忠的也是卓昭節,又說寧順忠沒被尋到的兩種可能,那&ldo;另有陰謀&rdo;四個字實在值得商榷‐‐誰知道是不是卓昭節掩護寧順忠潛逃?還是寧順忠已經被滅口?
卓昭節從從容容的道:&ldo;殿下,這寧順忠欺瞞寧大娘子,使得咱們寧家兩房之間幾乎反目成仇,論著這私仇,我也是極恨他的,所以徵得大娘子同意後,即刻著人去沿途搜尋,未想到昨兒個傍晚也沒訊息‐‐我大涼如今君賢臣忠,盛世丁興,寧順忠既然早有預謀,這潛逃多半也是下過功夫的。所以我想,便是有了海捕文書,一時間也未必能夠找到人,反而他如今既然已經曝露,繼續把功夫耗費在他身上,反倒是耽擱了正事。&rdo;
不給晉王打斷自己話的機會,卓昭節立刻轉向皇后,&ldo;娘娘,所以我今兒個進宮來求娘娘‐‐莫如加派人手到劍南,一則保護大伯父、大伯母,二則,徹查大伯父、大伯母極諸位堂兄、堂嫂的染病之由?本來劍南多瘴癘,這回大伯父一家染病得突兀,咱們雖然擔心,卻也沒想到旁的,但如今既然有了寧順忠這麼一出……可見大伯父一家多半是為人所害啊!&rdo;
她眼中瞬間蒙上一層水霧,輕嘆,&ldo;照理來說這事兒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