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界!
還有一首《菩薩蠻·大柏地》,“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就我的目力所及,自古至今,寫彩虹的詩,就沒有能超過毛澤東這兩句的,接下來的兩句,也寫得非常生動和形象,“雨後復斜陽”,傍晚的時候,雨住天晴了,或者說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大塊大塊的雲彩迎頭飛過,當彩雲遮日的時候,山就顯得更加翠綠,更加青蒼,正是“關山陣陣蒼”啊。有過農村或山地生活的人,一定會覺得這個場景很親切,很生動。尤為精彩的是後面,“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大家請注意,當年那密集的子彈打的就是你毛澤東,沒被打死已是萬幸,但是毛居然還能帶著欣賞的心情來讚歎這彈洞班駁的牆壁點綴了山村的美麗,“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這和“戰地黃花分外香”有異曲同工之妙,都不是常人的心境。
再舉一首《清平樂·會昌》,1934年秋,毛澤東久已被剝奪了一切實職,可以說是政治生涯的低谷,甚至還有生命之虞,——差一點被當時的決策者扔在蘇區餵狗,一般人都會心情沉鬱,滿腹牢騷,然而毛澤東卻豪邁地唱道:“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格調明朗,情緒陽光,毫無壓抑感傷之狀。這是毛樂觀自信性格的自然流露。但是另有一點也值得注意和重視,那就是毛一方面重視文藝創作的宣傳作用,但另一方面,在自己進行創作時,卻不僅能超越一己之悲歡,還能超越功利,超越政治,超越宣傳,真正進入到藝術和審美的境界。這也是當他的時代的大量作品都隨著時光流逝而成為昨日黃花之際,他的多數作品卻能穿越時空,超越時代,永葆藝術活力的根本原因。
txt小說上傳分享
毛澤東詩詞的一種解讀(13)
毛在逆境中的泰然心態,其實是以頑強的鬥爭精神為支撐的,而不斷鬥爭的勝利,又激發了毛更加豪邁的樂觀主義。但是,青年毛澤東“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的鬥爭格言最終演變成了晚年毛澤東的鬥爭哲學。以至於誇大主觀意志的能動性,迷信“精神原子彈”的無限威力。到六十年代以“反修”為主題的詩詞中,就明顯開始氣勝於韻,帶有主題先行的戰叫意味,例如“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凍死蒼蠅未足奇”;“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等等。固然豪邁大氣,但形象單薄,內容空泛,詩意不足,導致了毛澤東晚年詩詞藝術水準的下降。流風所及,從者如雲,但稍有不慎,即墜入“假大空”的陷阱。
第二,想象浪漫。
毛澤東自己說:“我的興趣偏於豪放,不廢婉約。”豈止不廢,其實毛還頗為得意他的婉約之作,據我看來,他的幾首婉約之作都是上品。就說寫給楊開慧的三首詞吧,《虞美人·枕上》、《賀新郎·別友》、《蝶戀花·答李淑一》。前面我們說了豪放,這一節我們就單說婉約,而且這幾首婉約派,都很好地體現了毛澤東的浪漫的想象力。下面逐一解析:
《虞美人·枕上》是毛澤東的第一首詞,寫於25歲那一年,也是他的第一首情詩,這是毛澤東畢生創作中唯一沒有政治色彩,表達個人情感最為純粹的作品。是寫給新婚妻子楊開慧的,新婚不久驟然別離,長夜難眠,輾轉反側,毛澤東的熾熱、深情、真摯、在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開篇兩句就起手不凡——“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所謂愁是一種心境,一種情緒,莫可名狀,最難形容,古人的妙句無非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言其煩;“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言其重;“問君能有幾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