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民之眾,能否盡為一人所鞭笞?
我在童年時候看過一個電影,是關於京漢鐵路工人大*的故事。記得慷慨激昂的大律師施洋,還有喋血的林祥謙,中間的罪魁禍首就是吳佩孚。當時就種下了對他異樣的印象:這是一個壞人。童年的思維是好壞分明。經過了世事,才知道幼時的可笑。後來知道如果不是吳佩孚,那麼現在故宮裡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怕就會改造成的西式議會大廈了。如果紫禁城有了西方的那些華屋,真是如把中華的絲綢做成了燕尾服,貽笑大方。
那時,喧鬧擠在宣武門內象房橋國會廳(現為新華社內部小會場,近代中國議會政治的肇始之地)裡的參議員和眾議員們不知那個神經發了昏,嚷嚷著要拆除紫禁城三大殿,在皇家的廢墟上另建議會大廈!就在這時,雄踞洛陽的吳佩孚得此訊息,怒氣衝衝地把一封電報拍給了大總統、總理、內務總長、財政總長四位,而偏偏不給當事者———參眾兩院院長!
文章將軍——吳佩孚(3)
電文仍舊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吳氏風格:
……何忍以數百年之故宮供數人中飽之資乎?務希毅力惟一儲存此大地百國之瑰寶。無任欣幸。盼禱之至!
各報刊登載了吳氏通電後,頌揚吳帥之聲鵲起,抨擊國會之議潮湧,“儲存此大地百國之瑰寶”的威嚴號令讓始作俑者噤若寒蟬,故宮三大殿方倖免一劫。否則,我們今天只有在故宮裡憑弔那些烙印著我們古老文化的雕樑畫棟了。
三
他是中國第一個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的傳奇人物。那是一九二四年九月八日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上的他一身戎裝,兩目逼人,在桀驁中透出一種儒雅。照片說明是:“General Wu(吳將軍)Biggest man in China。”(中國最強者)
《時代》週刊介紹吳佩孚:他是中國最能幹的軍事家。他統治著除滿洲之外的整個中國北方和中原。他任直魯豫巡閱使,北京屬於他的管轄省份。儘管他贊成*制,但其目的是用武力統一中國。這一政策,使他與滿洲的督軍,以及南方的孫逸仙發生矛盾。北京局勢有一個特殊情況,現任總統曹錕曾是吳大帥的敵人,在曹錕當選為*總統時,吳大帥沒有反對,據說他被“買通”了。他不僅僅是一位軍事天才,還精通文化、科學和文學。他學習很刻苦,近來開始學習英語,聘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他只給教師一個小時的授課時間:早上四點三十分到五點三十分。他還以“說話柔和、手段強硬”而著稱。
在《時代》週刊刊登他半年後,如日中天的他就跌落下來。那是第二次直奉大戰,吳佩孚的手下馮玉祥從前線回到北京發動兵變,囚禁曹錕。吳佩孚從天津乘船浮海逃命,從此再也沒有振作起來。一個手統數十萬虎賁之師的大將軍於一夜之間變成了飄零湖海的亡命客。想就一年前,吳佩孚五十大壽,當時吳抱著一統山河的念想。吳佩孚在洛陽專意練兵,並且在洛陽修建繼光(吳佩孚與戚繼光都是蓬萊人)樓以款接天下士,並在樓上親題一聯:
得志當為天下雨;
論交須有古人風。
其時天下名士奔走於洛陽道上,張謇、章炳麟、康有為都是門下客。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陰曆三月初七)吳佩孚五十壽辰,各方顯要到洛陽慶賀的,達七八百人,康有為手書一著名的壽聯是:
牧野鷹揚,百歲功名才半紀;
洛陽虎視,八方風雨會中州。
應該說吳佩孚是軍閥中最講究傳統道義的。就在他第二次直奉戰爭,敗給了張作霖和馮玉祥。部下勸他到租界裡躲躲,他不聽。吳佩孚信奉做事可以失敗,但做人不能失敗,原則的問題是不可討論的。吳佩孚最終成為悲劇人物,表面看來,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