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蔣介石的每句話時,常常加以必要的推敲、斟酌、補充、發揮,實質上是最後把關。外國人常常搞不清楚,哪句話是蔣介石本人說的,哪個意思是蔣夫人加進去的。

對蔣介石夫婦的詰問,機警圓滑的居里回答說:“想像當時,見中國部隊衝散成若干小單位,無法集合,史迪威必異常失望。唯我本人既非軍人,又未明當時真相,自未便代史將軍做解釋。”

“當時局勢並非不可為。杜聿明將軍在曼德勒以北尚能集合四個師。”蔣介石接著說,“我以大軍委託史將軍,明令向密支那前進。

他反而命令撤入印度。即使史將軍本人退向印度,亦應向我請示。姑不論此舉是否得當,他既為我的參謀長,行動之前,應得我的許可,凡有變化,更應隨時報告。此乃常識。’

“誠如總司令所言,史將軍確有專擅越權之嫌。不過,本人觀察史將軍最近情形,他好動而深感煩懣。他是一名軍人,而不是外交家,所以,在不能有所作為時,呈焦灼之態,有失當之處,實應諒解。”

居里開頭打史迪威一巴掌,替總司令順順氣,但馬上又代史迪威講情,要總司令高抬貴手。

既然居里先生講情,給點面子唄!大人不記小人過。蔣總司令緩了口氣說:“倘若閣下不來重慶,這些話,我將深藏於心,再不復贅言矣!”

(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支援

停了一會兒居里接著說道:“史將軍對緬甸戰役之結果亦深感悔恨。他深悔不該派孫立人部赴援油田被困之英軍。併發誓說,此後再有此類事,決不再援助英軍。足見其悔恨既深且痛。””願自此以後,不再提緬甸戰役。這一段痛苦的歷史,讓它結束了吧!”

蔣介石對緬甸戰敗有切膚之痛,他實在不願再談這個話題了。

下一輪,居里希望談一談美國對華空軍援助的事,這是蔣介石與史迪威之間的另一個死疙瘩。

談論這件事,蔣介石多少顯出東方君子的羞羞答答。說出自己如何去乞求富人施捨,而遭到白眼這種事,好像總有點難於啟齒吧。

蔣介石首先宣告:“關於飛機,不過是}Ⅱ枝末節的事,我所重視的是史將軍對我的感惟和態度。物質之估量,在任何情況下,皆非黏所看重。”

作了這番鋪墊後,他才敘述事情的來龍去脈:“鑑於中國戰場之重要地位及中國空軍之薄弱,我們曾提請史迪威將軍向華盛頓建議,接受援助中國500架飛機之要求,並言明,倘此項最低要求不能實現,則證明盟國對中匡戰區毫不關心。那麼,中國將難以承擔協助鐾國作戰的繁重任務,請盟國另想辦法。不意,史將軍把我們的話曲解為最後通牒,如果美匡不援助飛機,中國將另尋他途,云云。實在是無中生有,混淆視聽。”

居里仄著耳朵聽了半天,也實在聽不出蔣介石自己說的“不給飛機,中國將不能協助盟國作戰”的話,與史迪威指責的“最後通牒”

有多大的差異,於是,便儘量從和解方面給轄介石開舒心通氣丸,他說:

“以史迪威將軍的地位而言,他只應將中國某I頁軍事器材之要求轉達華盛頓,但他如認為必要,亦可直接向華盛頓提出建議。換言之,彼實處於轉達中國要求與自動提出建議兩者之間。據我所知,他對中國也是誠心盡方的。比如,他曾多次以個人名義要求美**Is部派遣3到5個師部隊駐印,擴大在華美軍少量。最近,史將軍亦屢次敦促美國速派驅逐豐月2中隊、重型轟炸機1中隊、中型轟炸機1啐隊來華。恨美**政部未能資助其建議罷了。

唯剛才,總司令所言,美方如不能援助500架飛機,中國將不能協助盟國作戰,史迪威身為美**官,實不能向華盛頓轉達此種過於強硬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