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議論的話題,儘管它表示的只是一種“權謀政治觀”。
二、儒家的“寬仁之治”(乾隆皇帝的表述)“寬”字的不同涵義“寬嚴之辯”的解釋偏差“迴向三代”糧政事件 實際上,乾隆初期並不是一味從寬,只寬不嚴的。比如,處死曾靜、張熙,比乃父要“嚴”;在擴大倉儲上,更有許多地方“嚴”過了以前。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上諭:
“總之辦理事務,寬嚴當得其中。若嚴而至於苛刻,寬而至於廢弛,皆非寬嚴相濟之道。”
擺明是有其“嚴”的一面,並申明必要時還須用“嚴”。
所以乾隆皇帝常常使用“寬嚴相濟”的詞語。它主要表現為一種政治手腕—權謀上的東西,一種行政作風的區分。因為在實際政治中,一味寬柔勢必啟臣下窺伺之心,乾隆元年三月上諭:“目前奏摺諸臣,一則曰請寬某件云云,再則曰請寬某件云云,……夫不論其與吏治民生,有益與否,而但覘上之意,以為奏摺辦事之張本。”
終於透過實踐體悟到“《傳》雲:不密害成”,以及“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事前不存臆見於胸這樣一些道理。
不過,這樣的“寬嚴之辨”和儒家崇拜的“寬政”,已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在《經筵御論》裡,皇帝寫道:
“夫子歷論堯舜禹湯武王授受之旨,而統之曰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寬敏信公乃聖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寬為首,……《左傳》記夫子之言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蓋因一時為鄭而發此補偏救弊之說。若夫聖王出治,舍寬其何以敷政寧人之本哉?”
因此所謂“寬”的對立物也不一定是“嚴”。
從這一角度說,皇上從來沒有改變他“寬”的初衷,這特別表現在對國計民生問題的處理上。《嘯亭雜錄》:
“純皇憂勤稼穡,體恤蒼黎,……地方偶有偏災,即命開啟倉廩,蠲免租稅,六十年如一日。”
乾隆十八年,以高郵運河之決,撥米穀一百十萬石,銀四百萬兩,賑江蘇災;乾隆五十年,各省荒旱賑恤,用去帑銀一千四百餘萬兩,甚至超過乾隆八年兩江大災所用數量(參見呂瑞峰論文)。
就此而言,“收斂”只是一個“頓挫”,不宜把它作隨意的解釋。儒家的宗旨是“養教兼施”、“先養後教”,因此也可以說,乾隆十三年以前,政治的基本點主要是集中在“養”上,其後就轉入到“教”上去了。
“迴向三代”,做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皇帝。
如何評價清朝的歷史,特別是政治歷史,隨著“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的進展,愈益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而不像初看起來那麼簡單。為此我曾在大清史會議上說,如果用三千年的長度來看歷史,乾隆朝最突出的一件大事,或許就是“統一”;換作二千年的長度,也許就是“盛世”;但如果寫“編年史”,近距離觀察(接近現場),恐怕就不是這些了。因為自始至終,乾隆皇帝都沒把這些作為自己的政治目標。'2'自乾隆初政,他所追求的不是別的,正是“迴向三代”,即追求儒家傳統政治理念的最高理想。乾隆皇帝為什麼提起這一問題?是他所受到正統儒家理念到影響,還是受到其他什麼刺激?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此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清代乾隆朝這一次“迴向三代”,有沒有“謀主”?與前代(漢、宋)有所不同,這次行動顯然並非由臣下發動,但在皇帝背後,是否還另有“策動者”或特別值得一提的人物(如楊名時、方苞、蔡世遠等)?在官僚集團內部,是否形成了一個自己的支持者團伙,以作為政策推行的中堅?曾否出現對立的兩個政治派別,甚至造成官僚隊伍的分裂,……等等。顯然,這些都不是所謂張(廷玉)黨、鄂(爾泰)黨一類區分所能說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