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集《妙法蓮華經》(第7/10頁)
章節報錯
個,“年並朽邁”。第二個理由就是年紀老朽衰邁。我發了菩提心,就意味我要行菩薩道。對廣大的六度菩薩道,他自己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在方等會上、般若會上看到菩薩的功德,他覺得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年紀老邁了,所以不求。
第三個,“自謂已得涅盤,無所堪任”。就是說我已經不錯了,相對於生死輪迴的眾生,一天到晚在生死輪迴裡面打轉,受三惡道的痛苦,好歹我有一個涅盤寂靜樂,一種永久安穩的休息處。所以我成就偏空涅盤以後,“無所堪任”,我不必再求進步了,所以“不復進求無上菩提”。
這說明當初經過方等、般若,在《法華經》之前為什麼沒有回小向大,到現在才回小向大的三個理由。
這三個理由,我們看後面的經文,他整個的成長過程、心路歷程,更多的是第三個,就是“自謂已得涅盤”,所以“無所堪任”。阿羅漢在之前,他為什麼沒有在方等會上、般若會上回小向大?雖然佛陀也用大乘佛法跟他對比,來激發他的菩提心,但是他法執太重了。法執這個重,天台宗給他四個字,就對阿羅漢,在法華會之前叫做“沉空滯寂”。
就是說,其實阿羅漢的特色,一個聲聞人,他出離心很重。為什麼出離心很重?聲聞人跟菩薩相比,聲聞人某種程度是一種悲觀主義者,他對苦諦的體會特別深刻。他對人生的痛苦,可能來自於他生命的經驗,也可能來自於他對無常的觀察,也可能兩個加起來,總之他的結果就是對三界的痛苦有很深刻的體驗,所以他厭離心特別重。那麼,好不容易得到空性以後,他很享受那種空性所釋放出來的涅盤寂靜樂。而且他非常滿意,覺得這樣子就夠了,所以有點得少為足了。因為沉空滯寂而得少為足了,所以就不思進取。
所以,幾乎所有阿羅漢都是如此,少數的利根除外。我們看《阿含經》,他只要證到阿羅漢果,他一天大概就是吃飯時間去託缽,託完缽回來以後腳洗一洗就入定。幹什麼呢?等待涅盤的到來。其他就是大事已辦了。雖然佛陀講經,講方等經、般若經,他們也在座,但是他心中已經不生好樂。而不生好樂的理由主要就是“自謂已得涅盤,無所堪任”,是這樣的一個概念。如果涅盤寂靜是一個真實的東西,那你這樣做還可以,關鍵是它是一個假相,所以這個地方是不能停留的。佛陀必須想辦法把他們帶出來。
,!
我們看下一段。前面是一個略說,三不求;這以下說明,廣明,為什麼我三不求。看經文。
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
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盤證。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我們看這段的解釋,這段解釋就稍微詳細一點。
他說,“世尊往昔說法既久”。就說我們證得阿羅漢果以後,我們在入滅之前,其實也聽過方等、般若。佛陀往昔說法不但是說了阿含,還講方等、般若,我們這些弟子來自於對佛陀的皈依,我們也在座。但雖然在座,出現兩個情況:第一個,“身體疲懈”。阿羅漢也不容易,經過長時間的修學,證得阿羅漢以後,他基本上覺得自己目標達到了,所以開始放鬆下來,身體感到疲懈了。第二個,內心“但念空、無相、無作”三三昧。他雖然聽到的是菩薩的功德莊嚴,他內心想的是什麼呢?還是想他自己在因地修學的“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所以就證得我空,在空性裡面觀察一切的因緣所生法。這個“無相”是沒有價值,這個東西、這個相狀對我來說都是沒有價值。第三個,無作。這個更可怕,心中對因緣所生法沒有任何的期待。佛法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厭離娑婆,還要欣求極樂。你什麼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