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李治欲親征高句麗,在武則天和群臣勸阻下放棄。隨著權力的增長,武則天從最初的“屈身忍辱,奉順上意”轉為“專作威福”,開始限制唐高宗的決策自由,引發了他的不滿。

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儀提議廢后,唐高宗同意並命其起草詔書。然而,這一訊息不慎洩露給了武則天,她迅速向李治申訴,使其改變了主意,並將責任推給上官儀。自此以後,武則天在政治上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垂簾聽政”,大小事務皆與聞決斷,國政大權逐漸歸於中宮。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武則天積極推動封禪泰山,強調女性在祭祀儀式中的作用,最終自己擔任亞獻。此外,她在農業政策上也有建樹,編撰農書《兆人本業》頒行天下,重視田地開墾和糧食儲備,同時也對佛教表現出尊崇和支援。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病情加重時曾考慮禪位給武則天,但因宰相郝處俊的反對而未果。武則天隨後召集文人學士修撰多部書籍,並讓他們參與朝廷奏議,以分割宰相權力。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駕崩於洛陽貞觀殿,臨終遺詔令太子李顯即位,並在必要時由武則天決定重大軍國事務。四日後,李顯即位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標誌著武則天正式走上前臺,開始了她對唐朝政治的深刻影響。

廢中宗臨朝稱制

嗣聖元年(684年)二月,唐中宗李顯意圖任命韋皇后之父韋玄貞為侍中,遭到宰相裴炎的反對。面對李顯的不滿與衝動言論,武則天果斷採取行動,廢黜李顯為廬陵王並流放房州,轉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即唐睿宗。然而,實權依舊掌握在武則天手中,她繼續臨朝稱制,掌控國家大事。

同年九月,武則天改元光宅,將東都洛陽更名為神都,並對官服顏色、職省名稱等進行改革,賜宮城名為太初宮。同月,前揚州司馬徐敬業以扶持廬陵王為名,在揚州起兵反武。武則天迅速派遣李孝逸率大軍鎮壓,十一月,徐敬業兵敗,叛亂平息。

垂拱元年(685年)五月,武則天頒佈詔書,允許官員和百姓自薦求仕,廣開言路。次年正月,儘管名義上還政於李旦,但因李旦“奉表固讓”,武則天實際上並未放棄權力,繼續臨朝稱制。三月,她設立了四個銅匭,分別為延恩、招諫、申冤、通玄,鼓勵民眾上書言事,此舉對穩定朝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寬泛的選官機制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並推動政治革新,武則天大力扶植庶族地主官僚,積極蒐羅人才,堅固其統治基礎:

1. 制舉與策問:武則天派遣存撫使到全國各地尋訪賢才,並將他們送往京城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大唐新語》記載:“則天初革命,大搜遺逸四方之士,應制者向萬人,則天御洛城南門,親自臨試。”成績優異者不論出身背景,均破格錄用,擔任重要職務。

2. 自薦制度:下令允許從九品以上官員至普通百姓均可自薦,以免薦舉有所遺漏。進一步拓寬了選才渠道,使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機會進入仕途。

3. 科舉改革與發展:進一步發展以鄉貢(貢舉)為主的科舉制度,不僅增加了考試科目,還大幅提高了錄取人數。平均每年錄取人數比貞觀年間增加了一倍以上。

此外,武則天首創殿試製度,如載初二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貢士於洛城殿,貢士殿試自此始”;長安二年(702年),又“初設武舉”,從而擴大了選官範圍。

蒐羅人才廣納諫言

儘管武則天的選官政策有時顯得寬泛,甚至存在濫竽充數的現象,但她確實選拔了不少賢才。這些賢才不僅是當時加強武則天統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還是後來輔佐唐玄宗實現“開元盛世”的名臣賢相,如姚崇、宋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