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爭之地,為何如今卻荒廢了?列位卿家可否為某家解惑?”
呂方身後眾人頓時啞然,唯有陳允笑道:“大王是淮上人氏,卻是不知此地滄海桑田之變,這石頭城三國時北側還毗鄰大江,巨浪直拍山壁,那時山下有東吳戰船千艘,山上的石頭城便可掩護水軍;可隨著時代變遷,大江逐漸西移動,到了本朝初年,江岸離峭壁已有一里有餘,石頭城的軍事價值也就減弱了不少,被人廢棄,成為了一座空城。”
“陳掌書果然是好學問!陳掌書大才!”聽罷了陳允這一番講解,一行人無論心中如何想,表面上都是一片讚詞,陳允則盡力裝出一副謙遜的樣子,拱手遜謝,他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主上莫不是要遷都建鄴?陳允本是才智過人之輩,又很是花了不少功夫揣度上意,此時將這幾日來呂方的言行舉止回憶過來一一印證,心中便有了七八分的把握。他心知武進之戰後,鎮海淮南兩大勢力的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若呂方此番能夠渡江成功,北至淮,南至福建、西至江西鄱陽,東至大海的廣大土地便會統一在呂方這樣一個梟雄手中,這對整個天下大勢都會發生深遠的影響,自己作為鎮海軍的重臣,如果還想要更進一步,最重要的也就是揣度上意,將主上想要說的而還沒來得說出口的話搶先說出來,才能壓倒其他人,坐上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那個位置。想到這裡,陳允正想著如何將話題轉到遷都這個方面來,此時山下傳來一陣呼喊聲,眾人的視線向山下望去,只見一名將佐正飛快的沿著山路狂奔而來。呂方已經認出來人姓呂名佑,乃是族中的後起之秀,王自生領兵渡江之後,便是由此人暫時代理殿前諸司之位。呂方見其行色惶急,心中不由得一動,暗想:“莫不是王自生在江北戰事不利?”
“稟告大王!周都統有急使來報!”呂佑叉手行禮,從懷中取出一封文書遞了過來,呂方接過書信,拆開細看,剛看了兩行,微皺的眉頭立刻舒展開來,大聲笑道:“浮橋渡江,好一個周安國,我等在這裡遊覽,那廝便已破賊了!”呂方將書信放入懷中,抬頭目光掃過同行人,笑道:“周都統已拿下白沙洲,欲以浮橋渡江,彼言兵力微薄,難以破賊,哪位願領兵去援?”
“某家願往!”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說話那人身上,只見那人魁偉過人,燕頷虎鬚,正是朱瑾。
大侵攻 第620章 裂土
第620章 裂土
“某家願往!”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說話那人身上,只見那人魁偉過人,燕頷虎鬚,正是朱瑾。
呂方聞言大喜,擊掌笑道:“若是朱公願往,廣陵之事吾無憂矣!來人!取某家佩刀來!”呂方伸手接過一旁親衛呈上的佩刀,雙手遞給朱瑾道:“渡江之後,臨敵之前,事變萬端,將不可不獨任。此刀乃安公昔日所贈,某家自從在丹陽便帶在身邊,至今已有十載,朱公拿此刀便如同呂某親至一般,節制江北諸軍,諸事皆可當機決斷,若有違抗軍令者,指揮以下臨陣處決,指揮以上者,可先行拘禁,待奏報本王之後處置!”
看到呂方如此舉動,隨行諸將臉色不由得微變,投向朱瑾的目光頓時都不一樣了。雖然對於外來歸降的將佐,呂方一直都是大膽任用的,鎮海軍中陳璋、許無忌都是很好的例子,但一般來說嗎,任用處置的方式還是和自己提拔起來的將佐有所區別。例如一般放在中樞以免其外放州郡後形成獨立勢力尾大不掉;一般很少外出領兵,即使有獨自外出領兵的,往往還有其他將佐同行,以為牽制監視;像是朱瑾這種剛剛歸降過來沒多久,就外出獨立領兵,更不要說已經在渡江佔領和州的王自生乃是呂方心腹中的心腹,居然讓他在朱瑾的節制之下,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朱瑾恭謹的斂衽下拜,雙手接過呂方的佩刀,雙手將其舉過頭頂,小心的交給一旁的隨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