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父歡心,眼下卻大敗虧輸的李珙登時很不甘心。他疾步追上前去,試圖再阻攔一下天子,卻不想杜士儀橫裡一步擋在了他的面前。
“大王且回吧,還請好好回去讀書,若是再被叛賊的那些無恥說辭給矇騙,那就實在是太對不起陛下多年教導了!”
李珙呆呆地看著杜士儀跟在李隆基身後離去,老半天方才癱軟坐在地上,雙手死死地摳著地上嚴絲合縫的地磚,臉色慘白。有股了足足好一會兒,他突然發出了一聲乾嚎。為了博得父親歡心,為了這個機會,他苦心準備了很久,可沒想到李隆基分明對此很嘉賞,杜士儀卻竟然一口咬定李亨是冤枉的。杜士儀就不怕這樣執拗的態度惹惱了天子,就不怕因此被革除官位,甚至丟了性命嗎?
“杜士儀,你會有報應的!”
出門正要登上安車的李隆基驟然聽到豐王宅深處隱約傳來這麼一聲叫嚷,他不禁面色一黑,心底把李珙給罵了個半死。為了和緩氣氛,他便故作嘆息地對身邊的杜士儀問道:“杜卿可知道,十六王宅中龍子鳳孫眾多,朕為何要帶你來見這三王?”
戲肉終於來了!
杜士儀暗道了一聲,隨即躬身說道:“請陛下明示。”
“朕兒孫眾多,可成器的卻少,十三郎好文,二十一郎有膽略,而二十六郎則常常能夠另闢蹊徑。如今看來,十三郎和二十一郎也就罷了,二十六郎到底是太過稚嫩。杜卿覺得如何?”
杜士儀當然聽得懂天子這意思。不外乎是說,我這次是專程考察東宮候選人的,穎王和盛王還湊合,但豐王實在是很讓我失望。於是,他也就極其配合地吐出了言簡意賅的四個字:“陛下聖明。”
“朕之前重病難以支撐的這些日子,皇子們都進宮探望過,朕也就擇選了這麼幾個資質尚可的加以考察,十三郎二十一郎和二十六郎都曾進宮多次,朕對他們一度寄予厚望,沒想到……唉,接下來,就去十五郎那裡吧!你之前對二十六郎說的那番話,朕聽著也頗為心酸,原本只是因為安賊謠言,而不得不召太子入宮加以保全,誰料太子竟是因為驚恐憂懼而死。十五郎自幼失母,曾經為太子抱養,朕每每見了他,便彷彿見了太子一般……”
什麼叫做張嘴能把死人說活,杜士儀算是真正領教了。接下來的一路上,李隆基吐露了對太子李亨之死的痛心,對廣平王建寧王的自盡表示惋惜,再接著,則是都在說明十五皇子永王李璘當年和李亨有多麼情深,不似兄弟更似父子,彷彿選擇性遺忘了死了的李亨還遺留有眾多兒子孫子似的。他只是敷衍似的應和著李隆基那絮絮叨叨的話,從最初的偶爾陪著附和兩句,到漸漸一言不發。
李隆基卻渾然不覺,只是一個人唱著他的獨角戲。
儘管很久不出宮也不上朝的他今天突然這樣外出,又一連去了三座親王宅,人已經異常吃力,可他的精神卻異常亢奮!
第1195章 殺機現
永王宅在永嘉坊的地理位置不偏不倚,門臉毫無出奇之處。論出身,他的母族郭家也算得上顯赫,他的舅舅郭虛己故世之前,曾經官拜工部尚書,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長史、劍南道節度使,追贈太子太師。然而,他的母親郭順儀早死,他又生得醜陋,不像其他皇子那樣兒時俊俏,長而英偉,故而始終不受李隆基的寵愛和重視。此時此刻,親自出迎的他面上雖然恭敬,但低垂於下的眼睛中,卻掩藏著一絲桀驁。
這麼多年了,他幾乎是一直被人遺忘,今天李隆基出宮駕幸十六王宅,竟然兜了一圈之後又來到了他這裡,也不知道多少人沒想到!
下車之後,拄著柺杖的李隆基突然一手甩開身邊一個宦官,對著杜士儀道:“杜卿可能攙扶朕一把?我們一塊走走。”
這絕對不合君臣禮數,如果放在很多年前,簡直能讓無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