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鞨人決戰,則在時機合適的情況下,充分揮己方兵力上的優勢,以多擊寡,予敵重創,反之,若高句麗人據城堅守,拒不出戰,根本不給對手機會,則安東軍就主動暴露,集中優勢兵力橫掃薩水兩岸,大肆燒殺擄掠,以戰養戰,在牽制和打擊高句麗人的同時,給東征主力在最短時間內強渡遼水創造機會。
總而言之一句話,李風雲要向平壤挺進,安東大軍亦不會在前進的道路上停滯或倒退。
決策形成後,李風雲命令,十萬火急傳訊留守國內城的龍騎軍總管高虎,只待步軍團主力抵達國內城,移交防務後,便渡過鴨綠水,南下江南山會合。又十萬火急敦促李子雄,戰局有變,請他克服一切困難,率步軍團主力日夜兼程東進,力爭在最短時間內趕赴江南山會合,以便贏得兵力上的優勢,竭盡所能控制戰局展。
李風雲又書告李渾,進入晦川后,儘快兵臨國內城,做好渡河準備,只待戰局對我有利,則迅渡河東進,會師平壤,洗劫高句麗。
(本章完)
第1023章 爭先恐後
四月二十六,晦川。
聯盟左司馬袁安、錄事參軍事蕭逸、功曹參軍事李孟嘗,率馮鴻和李屹所領的驍騎右軍,阿會川和元俟折所領的奚族右軍,還有鷹揚郎將薛萬徹所領的五團衛士,近一萬餘步騎將士,風風火火趕到晦川。
這是後軍的先頭部隊,這支部隊抵達晦川后,接下來李渾就要帶著後軍十幾萬人馬隨後跟進。
李渾急於東進,這可以理解,這實質上就是向李風雲施壓,迫使李風雲不得不加快攻擊度,不得不盡快殺進平壤腹地,不得不傾盡全力攻打平壤以實現預期目標,如此一來,不論安東軍和諸種控弦是否損失慘重,戰局都有利於中土,李渾和齊王都能借助安東之力建下功勳贏得利益。
齊王同樣急於東進,當他從李子雄處得知李風雲已攻陷國內城,已渡過鴨綠水,心情尤為急切,恨不得立即動身,但李子雄不同意,由間道奔襲平壤,人生地不熟,且路途艱險,可謂步步驚心,危機重重,稍一大意就有可能出事,所以前中後三軍之間的銜接非常重要,必須做到互為聲援、互相策應,如此方能進退無憂。李渾和後軍不到晦川,中軍主力就不能東進國內城。
齊王憂心如焚,好在李渾“善解人意”,不待齊王“望眼欲穿”,後軍的先頭部隊就不期而至,正好解了齊王的燃眉之急。
李子雄與諸軍總管商議之後,當即下令,驍騎右軍留守晦川,驃騎軍、烈日軍、羽騎軍和奚族右軍,連夜開赴國內城。
命令下達後,鷹揚郎將薛萬徹找到了李子雄,要求隨主力一起東進,“某雖然只有五個團,一千衛士,但激戰之刻,膠著之時,五個團殺上去,或許就能決定勝負。”
李子雄不理睬,不答應,命令他立即率軍返回扶余城。
薛萬徹當即擺出紈絝嘴臉,“死皮賴臉”地纏著李子雄不放,甚至搬出自己的父親薛世雄。
李子雄與薛世雄同是關隴人,同是衛府統帥,但李子雄是隴西一系的中堅,又是老帥楊素的親信干將,與河洛一系關係密切,而薛世雄是河東豪門子弟,是河東一系的中堅,兩人之間有利益衝突,泛泛之交而已,不過就下一代而言,他們都是長者前輩,在無仇怨的情況下,於情於理都要對晚輩招撫一二,畢竟抬頭不見低頭見,你給我面子,我也會給你方便。
李珉站在父親身邊,看到薛萬徹這小子不知好歹,糾纏不休,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很頭痛,於是叱責道,“你是衛戍扶余城的鷹揚郎將,卻擅離職守,擅自率軍離開戍地,後果太嚴重。雖然那邊有安東駐軍接管你的防務,但這並不能減輕你的罪責,一旦追究下來,你不死也要脫層皮,所以你還是立即返回扶余城的好,看在舞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