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現在情況又有了不同,治理國家出謀劃策的人從少數統治者擴大到一些人,後來又擴大到很大多數人並形成一個階層,但就算如此還是有人不滿意也不服氣,因為科舉考試沒有考慮到所有人的意見。

以前普通百姓沒有什麼意見是因為自身觀念和朝廷的要求不一樣,在以前百姓們多過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朝廷也沒有多去擾民只讓人看著就行。朝廷委派的官員都是什麼太守郡守還有什麼荊州牧益州牧之類的名號,意思就是當官的別管太多對老百姓像牧羊一樣守在那裡就成,並將這種放任自流的行為美其名曰為無為而治。現在對百姓的要求增加了許多,賦稅、勞役等層出不窮不斷加碼,老百姓自然會覺得不公平。

在這種情況下任命官員就不能只考慮某些階層人士的利害得失,還要考慮到當地百姓的需要。劉宗周認為因為任命官員沒有考慮到百姓的感受,所以不能得到百姓的支援和幫助,最後連泰西那種蠻荒之地都能造出比大明還好的東西,這實在是一種恥辱。現在既然百姓要求直接選舉官員,是合情合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朝廷應該立即同意並試探著完善後慢慢執行。

聽小太監讀完劉宗周的奏章後,天啟想了想說:“劉大人寫了這麼多,朕認為其主要觀點就是要讓人服氣,最開始是少數幾個人作主大家不服氣,後來增加了一些人作決斷還是有人不服氣,到後來士大夫不是世襲,每個讀書人都有機會成為與君主一同治理天下計程車大夫,還是有人不服氣。按劉大人的意思只有每個百姓都有參與治理國家的權利時,才會沒有人不服氣,是不是劉大人?”

劉宗周說:“這確實是臣的主要觀點,但這只是臣的個人見解,還是聽聽徐大人的看法吧。”

423 三種觀點(中)

在由百姓選官這一事上,劉宗周的“服氣說”是根據歷史發展分析過來的,其道理就是說一個管理者首先需要人對他服氣,只有人們對你服氣了你管理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這種服氣隨著社會的發展其範圍越來越擴大化,最開始只要少數人認可,到後來就需要多數人認可,到現在劉宗周認為一個官員的委任需要絕大多數人認可。

據說春秋時一個諸侯國的大將跟人打仗,打了敗仗丟盔棄甲跑了回來,好在國君沒有怪罪他讓他監督人修城牆,意思就是打不過我們就防守吧。按說他這種吃了敗仗的人就該回家好好反省,至少也要開個分析會作個深刻檢討,誰知道他鼓著肚子就開始在百姓面前耀武揚威起來。對這種對外是孬種對內充好漢的**家肯定不服氣,於是唱歌諷刺他,他聽了後居然恬不知恥地回應說人回來了就不算損失,大家就唱道人回來了但做衣甲的牛皮沒有回來。

不知道這是不是把人說大話比成吹牛皮的來歷,但是可以看出很久很久以前老百姓對一個官員是否服氣就是一個重要因素,你不能讓人服氣老百姓就會哄你下臺。

因為天啟已經定了民選官勢在必行,所以徐光啟的奏章中也表示同意試點進行民選官,他是從其它事物中比較過來得出的結論。徐光啟首先從治理河水說起,他說大明很多河道每幾年就要修一次,這是因為河水在不斷沖刷著河道使河道慢慢產生隱患變得越來越不結實。同樣的道理百姓的生活中物品、人員等東西也在不斷流動,同樣會聚集很多小問題小隱患,這些小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慢慢就會積累成為大問題,最後積重難返給國家造成大禍。

要讓大明國泰民安不是需要表面上****,而是要及時知道和處理百姓最需要和最關心的事,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員很多都是高高在上當老爺,對百姓的疾苦關心得很少。只有這個官是百姓選出來的,他才會花一些心思去了解百姓需要什麼,就算面子工夫也得做到位否則百姓就不會再選他。只有官員都關心百姓需求及時處理出現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