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洪秀全的成長軌跡,會發現他最初本是舊制度的忠實擁護者和奉行者。

洪秀全的家境並不錯,他本沒有必要造反。他的父親是臨近諸村的保正,家裡薄有田產,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在當地算是好的。

問題出在科舉考試上。

洪秀全上有兩個哥哥,他是小兒子,也是洪家唯一讀書求取功名的,在家裡受寵而地位優越。7歲入本地私塾讀書,13歲考上童生。此後17年4次赴廣州應試,均落第,一直沒考上秀才。1837年,一向自視極高,揹負族人期望,已24歲的青年洪秀全第3次落榜,精神受了很大的打擊,回到家後大病了一場。

這種情形我們可以想見,洪秀全幼年、少年、青年,甚至步入中年都一直把“科舉取士”看成自己唯一的出路。從他13歲就考取童生的事實及後來成為太平天國的“天王”的歷程看,洪秀全的天資並不差,也具有極強的奮鬥精神,完全算的上一個有為的青年。但是,就這樣一名本可以有所作為的青年卻被清朝統治體系拒之門外。洪秀全不但自己求取功名的願望落空,他身上揹負的族人的希望也一次次落空,他當時所受的屈辱心情我們可想而知。

第八章:未來四十年(5)

落榜以後的洪秀全對當農民種地沒多大興趣,他選擇了造反。

按理說,落榜以後他可以繼續當農民或者從事比農民稍優越一些的工作。事實上,他18歲時曾受聘“坐館”,為當地的塾師,教小孩識字和文化基礎知識。這是當時老童生所從事的不固定職業,雖然收入比普通農民好不了多少,但至少比一般農民要有身份。也就是說如果洪秀全不造反,他不但有活路,還有一份比普通農民稍好的職業。

但是,家境較好和年少得志讓洪秀全變得自視甚高,當他第四次落榜時,他感到的已不是屈辱而是憤怒。他在同樣落榜的書友馮雲山的勸說下,一怒之而砸了孔夫子的牌位,斷了科舉進士的念頭,轉而決心造反。

自從隋朝實行科舉取士以來,科舉考試已成為天下讀書人和勞動人民進入統治階層序列的唯一通道,尤其在太平歲月更是如此。現在這條路在洪秀全面前了無盡頭,已經而立之年的洪秀全不願再等待,於是他選擇了造反。

促使洪秀全造反的原因肯定還有很多,但是未被科舉考試錄取肯定是其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原因。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洪秀全被科舉錄取了,那麼他完全可能象康有為那樣加入“公車上書”的隊伍中,甚至終身保皇而不反清。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事實上他沒被錄取,而此時的他聽到了馮雲山的勸說,看到了鴉片戰爭後兩廣地區民不聊生的現狀,感覺到了清帝國的腐朽和麻木,於是他造反了。

人們關心的問題是:對這樣一個有為的青年,清朝的科舉為什麼沒能接納他?是考試的內容出了問題還是考試的形式出了問題?或者,在當時的體制下象洪秀全這樣的青年還有沒有其它形式可以進入清朝統治集團的序列?除了造反,他再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和洪秀全相比,康有為(1858…1927)顯然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他被當時的科舉制度接納,很早的時候就成了舉人。

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他生於官僚家庭,家境自然比洪秀全要好,他自幼學習儒家思想,同時吸取了西方的進化論和*政治思想。

康有為和洪秀全都深受孔子“三十而立”的影響。洪秀全三十歲那年,開始信仰基督教,他將基督教和儒家學術結合起來,編成了通曉易懂的詩文,如《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等檄文,教化民眾;康有為三十歲那年(1888年)進京參加考試,第一次起草了上光緒帝的萬言書,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變法主張。雖然無人敢將他的萬言書上奏皇帝,但康有為卻因此名聲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