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這部影片的激爽,主要來自其動作場面。”

一天的工作剛剛開始,杜克對整個後期製作團隊交待道,“同樣是追車與打鬥,《狂暴之路》怎麼能讓人耳目一新呢?觀眾感受最明顯的,是動作段落的時長。”

觀眾無疑是杜克製作影片要顧及到的重點。

他又說道,“我將影片分為了三個主要動作段落,所有段落的動作戲都必須持續十分鐘以上!”

麥克?道森接過杜克的話,說道,“和其他好萊塢動作片僅幾秒鐘的驚豔相比,我們的剪輯就是讓這部影片酣暢到極點。”

理論上誰都可以把動作戲拍得很長。但能否讓觀眾看得興致勃勃甚至如痴如醉,就完全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確切的說,從動作本身的設計,到動作之間的編排節奏,再到段落之間的對比與呼應,再算上鏡頭的呈現方式。無一不體現導演的執導和剪輯能力。

其實從動作本身的設計來看,杜克這一版本的《狂暴之路》與好萊塢的那些公路片邪典片類似,依然是注重車輛造型與人身特技。

但他畢竟是個注重技術的導演,拍攝中使用的是更為先進的技術,動作表現更像“奇觀”。比如說,那150來輛外形各異的改裝車輛,單個欣賞已經相當於一場汽車界的“怪物秀”,偏偏它們還要在一起追逐碰撞、繼而猛烈爆炸,然後這些不可思議的特技。多數還是替身演員搏命真實完成的……

這些觀感加起來,所提供的新奇刺激,是其他同質化嚴重的動作片無法比擬的。

而比起動作本身的奇觀效應,動作段落之內的剪輯,以及段落之間的呼應節奏,更能體現他這個電影導演如今的水準和功力。

杜克將全片比作一場盛大的歌劇,而三個主要追車段落無疑是最為華彩的樂章。

這三段戲,在他和麥克?道森的剪輯中。漸漸體現出了“樂章”之間在內容與“旋律”上的各自精彩。

三段動作戲,透過巧妙的手法。被杜克剪輯在一起,又可以含蓄而精準的表現出男女主角關係的升級變化,完成推進劇情與完善人物性格的任務。

其實這樣的動作段落剪輯編排與電影表現力之間的關係,杜克是借鑑了李安的一些手法,李安《色?戒》中的三場性。愛戲,別看跟“動作”模式風馬牛不相及。其實與他使用的異曲同工。

像杜克這樣精益求精的動作片導演,還會透過後期製作,在單一的動作場景內,剪輯設計出足夠豐富的變化,讓最簡單的動作橋段。也變得像音樂一般充滿律動。

比如在第三個段落的追車戲的粗剪中,他讓幾位主要角色、數位配角加上兩位主要反派,以及那些在高竿上擺動的龍套,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表現時刻,他們每一次“表現”,都是一次完整的驚險設計,一環接一環。

這樣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觀眾的心,相應的也經歷一次次的蹂躪,事後回味過癮的程度,有如經歷多次**。

誠然,這些表現動作的技巧,對於杜克這樣一個以動作元素為根本的導演來說算不了什麼,但他明顯想要新片製作的更“漂亮”——末世鐵血、刻意唯美,奇異而攝人。

後期製作中,杜克就是在追求一種奇異而攝人的美,一種刻意放大、加強的唯美。

所以,除了剪輯,杜克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畫面色彩的處理。

他所要的超飽和的色調,能讓片中的世界濃豔得彷彿漫畫世界,用他曾經生活在太平洋對岸的話說說,就是實實在在的“亮瞎人的氪金狗眼”。

對於色調的處理,攝影師和剪輯師在理念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共性,這麼多年合作下來,杜克的專用攝影師約翰?施瓦茲曼和剪輯師麥克?道森之間也形成了獨特的美感默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