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可以不下跪的,也不能打板子的。讀書的人被認為是有才華的人。但是,洋務以後,風氣大開,才華的觀念相應地有大的變動,如果還是老觀念,那雪翁豈不是也是無才之輩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的是,只要有才華,就不愁無出人頭地的事情。那麼,什麼是才華呢?才華,是指辦事情的能力,因此,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不經過實踐的檢驗,誰知道是有真才還是隻是誇誇其談之輩。坐而論辯,無人能敵;起而行之,一無所能。說的就是這樣的無真才之輩。而這之間的差別,可謂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戰國時,趙國的趙括,三國時,蜀國的馬謖,都是這種無真才的典型。
;紙上談兵趙括
趙括,趙國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國者必括矣。”
趙孝成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於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
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已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面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餘,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趙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誅也。
(《史記》)
才華,既然是辦事情的能力,因而,是具有侷限和條件的。如果運用的方式不對,運用的地方不對,運用的時間不對,運用的物件不對……總之,只要是運用不得其法,不得其用,才華,都有可能不但不能稱其為才華,反倒將成為絆腳石。比如說,一個滿腹詩文、飽讀經書的文人,如果是做他的學問,從事文學的創作與研究,或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他的才華也就能真正地發揮作用。而如果他一定要懷著救國救民的想法,有解救天下蒼生的志向,想去從政,但是,又潔身自好,不願意潑下身子去了解骯髒的政治,學習為政的訣竅,則他的所謂才華,此時不但不足以幫他,反足以害他,讓他在官場顯得迂腐氣十足,寸步難行。古來學問做得好的人,一般在官場不會有大的發展,你看到過有幾個宰相是文學大師、詩壇巨匠的?
;曾國藩論作文與做官
作文與做官本不是一回事。
作文以見深識閎為佳,立論即使尖刻,偏頗點亦無妨,因為不至於傷害到某一個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收到實效,只要自圓其說,便是理論,運筆為斤,自成大匠。
/* 22 */
《人道》 第二部分
世界上到處是有才華的窮人(3)
做官則不同,世事紛繁,人心不一,官場複雜,尤為微妙,識見固要深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