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知識分子的基層組織是不能指靠的,但是對成千組織起來的工人卻可以而且應該指靠”,“知識分子必須永遠嚴加管束”46。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初期,蘇俄社會上存在著相當濃重的否定知識、仇視知識分子的現象。如偉大的革命作家高爾基曾反映極珍貴的圖書館一個接一個被毀壞的情景:“農夫們把所有被他們看來是有價值的東西都分運到各自的家裡去,而將藏書燒燬了,把鋼琴用斧頭劈掉了,把藏畫撕碎了。科學儀器、藝術品、文化用具在鄉下人的眼裡是無價值的”47。企業管理者都是不勞而獲的“享福”者,甚至“在工廠裡,幹粗活的工人對技術專業工人們的充滿惡意的鬥爭正在逐漸地展開;幹粗活的工人們開始說什麼,鉗工、車工、鑄工等等都是‘資產者’”48。在這樣一種氛圍中,社會上連連出現迫害知識分子的惡性事件,如:“不僅在烏拉爾,而且在頓巴斯的社會化的礦井中,都發生工人打死工程師的事件”,“莫斯科自來水廠總工程師符·符·奧爾甸博爾格爾由於極端惡劣的工作條件而自殺”49。一位法國學者談到當年蘇俄的情況說:“知識界的匱乏現象尤為嚴重,這好象是把蘇俄的腦髓抽取一空。那裡幾乎再也找不到工程師、醫生和教師,他們之中的十分之九已移居國外”50。

革命作家高爾基對這些社會現象的存在,非常痛心和著急,他一方面多次向列寧寫信,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一方面在列寧的同意和支援下,於1919年成立“全俄科學家生活改善委員會”(高氏任主席),協助政府積極解決專家和學者們碰到的種種問題。

1918年7月,高爾基給列寧寫信:“《新生活報》出還是不出?拉

脫維亞人已把伊·帕·拉德日尼柯夫、格爾熱賓、巴扎羅夫(按:均

為該報撰稿人)從編輯部房子裡攆出去了”51;

1919年4月12日,高爾基給列寧發電報:“我的同志,文學家伊

萬·沃爾納在奧勒爾省的小阿爾格爾斯克被捕。我對他政治上的忠誠

確信不疑,很怕倉卒行事。請您電示秉公調查逮捕原因並將人釋放監

管”。列寧接到高爾基的電報,立即指示有關部門:“請偵察時特別慎

重、公正”52。此外,高爾基還為被捕的研究強效防腐劑的化學家薩

波日尼科夫、研究治療斑疹傷寒血清的醫生馬努欣、“才女”娜塔莉

婭、著名外科醫生費多羅夫、大地質學家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等幾十、

幾百個知識分子呼籲,希望釋放他們,社會非常需要他們的研究成果。

1920年3月5日,在蘇俄物質十分匱乏,生活十分困難的條件

下,高爾基為科學家們不再餓肚子,給列寧寫信:“請問:科學家們

怎麼辦?是否留下一千八百份口糧?懇請您:留下吧!這完全必要,

有重大意義”。1920年4月29日,高爾基就科學家缺口糧一事又致信

人民委員會:“科學家生活改善委員會支配的口糧為一千八百份,

高爾基與列寧的知識分子理論(2)

……遠不能滿足全體科學家的需要,因而大批具有高等專門技能的科

學家未能分得口糧,故委員會懇請人民委員會將口糧份數增至二千

份”53。

1920年10月,高爾基為科學家們住房問題給全俄科學家生活改

善委員寫信,呼籲:“保護科學家的住所,免於因壓縮住房面積而被

徵用,……例如醫學院梅毒教研室副主任A·H·多美爾尼科娃的住

所有房五間,住著三個大人,五個孩子。但是,貧民住宅管理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