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密桃林兵變被殺,實乃死於自身的“羞恥心”(第5/7頁)
章節報錯
於事。”
然而李密心意已決。這個曾與李淵爭天下的梟雄,終究難逃命運的捉弄。稠桑之夜,成為他人生最後的轉折點。
《舊唐書》記載:“密既負其才智,常懷觖望。”這場驚變,不僅改變了李密的命運,也影響了唐初統一戰爭的程序。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二十日凌晨,寒風刺骨。李密在稠桑驛館中扣押了前來傳詔的唐朝使者,將其斬殺。李密終於還是撕下了最後的面具,再次成為欲與李淵爭霸天下的梟雄。
按照李密的暴動計劃,黎明時分,他親率數十名男扮女裝的親信軍兵來到桃林縣城下。
唐初的桃林主要指位於潼關的桃林塞,即今日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靈寶市,位於潼關的東北方向,兩地相距約60裡(30公里)。這一地區在春秋時期是重要的軍事要地。據《左傳》記載,晉文公曾在春秋時期派詹嘉駐守桃林塞,以斷絕秦國與東方諸侯國的聯絡。此外,唐初桃林塞隸屬弘農郡華陰縣東的潼關,這一地區在唐代仍然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唐玄宗時期,桃林縣被改名為靈寶縣,因為唐玄宗認為此處有靈寶符,與道教有關。
李密率眾來到桃林城下,他神色自若地對守城官員說:“本官奉詔暫返京師,家眷欲暫居縣城,請行個方便。”
守官見是光祿卿李密親至,不知有詐,亦不敢怠慢,連忙開門相迎。
李密身後跟著數十名男扮女裝的“女眷”,皆著寬大裙裾,頭戴冪籬(一種面罩)。這些“女眷”步履輕盈,舉止端莊,守軍不疑有他。待入縣衙後,忽聞一聲哨響,“女眷”們掀開冪籬,露出精壯麵容,從裙下抽出利刃,瞬間控制了縣衙。
守官這才發覺這些婦人都是李密精心挑選的死士,假扮女眷混入城中。佔據桃林後,李密立即開倉放糧,招募壯丁。他深知時間緊迫,不敢久留,當即率眾出城,直奔南山險道。但李密命隨行將士對外宣稱其部隊將東進洛陽。
此處南山指的是位於今河南省盧氏縣官道口鎮的邢公山附近的熊耳山,是李密南逃的必經之路。
熊耳山海拔1569米,是秦嶺的一條支脈,也是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因主峰雙峰向中傾斜,狀似熊耳而得名,自古為道教聖地,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今熊耳山風景區不僅有秀美的山水,還有豐富的溫泉資源,溫泉常年水溫49.5度,富含硫、氟、鈣等二十多種微量元素。景區內有多個景點,如頭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大孤山、小孤山、梳妝樓、朝陽洞等。
熊耳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吸引了大量遊客,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文化遺產於一體的旅遊勝地,適合廣大讀者朋友們攜老人、孩子前往遊玩,感受道教文化,享受獨特的溫泉。
臨行前,李密派士卒乘快馬趕往伊州,命舊將張善相率兵接應。
張善相是唐初的一位重要軍事將領,他生於隋煬帝大業末年,是今河南許昌市襄城縣人。張善相在李密戰敗後,以許州歸唐。
隋唐時期的許州,即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許州治所在潁川縣,大業初年改為潁川郡,轄14縣,包括長葛、許昌、鄢陵等。唐朝時,武德四年(621年)恢復許州的名字,並在天寶元年(742年)一度改為潁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復為許州。
許昌(許州)位於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優越,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許昌自古以來經濟發達,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非常繁榮。許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稱為“許”,因許由在此牧耕而得名。夏朝時,這裡曾建都陽翟(今禹州市)。春秋戰國時期,許地為鄭、楚所據,先後分屬韓、魏、楚等國。秦朝時設立潁川郡,治陽翟。東漢時期,曹操遷都許都,許昌成為